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陈情表》第二课时导学案

《陈情表》第二课时导学案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27 11:12:03

吕四中学高二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陈情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背诵全文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挚感情

2、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及艺术特色

3、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体会文章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的写法;领悟朴素细腻、曲折委婉的要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评价:

1.一词多义

(1)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

(2)薄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

但以刘日薄西山 ( )

(3)见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 )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

(4)于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 )

(5)以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

2、解释下列成语:

茕茕独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乌鸟私情 结草衔环

3.翻译语句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

二、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一)、具体研习第4段

1、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2、贯空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3、用语有什么特点?

4、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

(二)、讨论

1.、文中的孝表现在哪里?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孝”?(结合课文来谈)

2、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3、艺术特点

(1)、构思艺术

(2)、语言艺术

《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1、四字骈句: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2、对偶句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再举例说明

3比喻句:

※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

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

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

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再举例说明

三、当堂反馈:

1、下面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相互安慰

B.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祖母早被疾病缠绕,经常卧床不起

C.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和媳妇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皇帝恩遇优厚)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的

2.以下说法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李密六个月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被迫改嫁,李密是被祖母带大的

B.李密小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差点不行了,以后一直孤苦零丁,过着少有兄弟的生活

C.李密反复陈述不能应诏是因为祖母染病,而且他感到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D.尽管朝廷催促非常急迫,但李密仍以亲情为由坚持不就,“欲苟顺私情”委婉地表达了他对这一做法的坚持

3、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邻接,有人以牸牛注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尤异

(选自《旧唐书·良吏列传》)

注:牸(zì)牛:雌牛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将异居 异居:住到别处

B.县司累政不能决 累政:多次审理

C.允济遂发蒙 发蒙:揭示原委

D.结庵守之 结庵:搭建草屋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

B.、但归,不烦守也 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C、若遇盗,当来告令 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D、果得盗葱者 如言果得

16、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怀之 称代前文的“张允济”

B.可以牛归之 称代前文的“女婿”

C.元武县司闻之 称代前文的“妻家叩头服罪”

D.结庵守之 称代前文的“葱”

1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允济施政才能的一组是( )

①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②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③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 ④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⑤远近称之,政绩尤异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允济做武阳令时,十分注重用道德来教化百姓,后来武阳境内出现“路不拾遗”的局面,跟张允济的这一做法是密切相关的

B.、张允济略施小计,就顺利解决了邻县一桩久拖不决的赖牛案,使得妻家不仅把赖着的牛归还了女婿,而且诚惶诚恐地表示服罪认错

C、张允济担心守在田边的老妇人会遇到强盗,就劝她回家去,让她有事报告县令,这件事体现了张允济的爱民之心

D、张允济治理武阳,政绩突出,文中对此着墨不多,可谓行文简洁而又具体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