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阅读答案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2014高考四川卷《梁书·王筠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2014高考四川卷《梁书·王筠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更新时间:2024-04-26 17:42:30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

起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约常从容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

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其见重如此。

普通元年,以母忧去职。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六年,除尚书吏部郎,迁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又改领步兵。中大通二年,迁司徒左长史。三年,昭明太子薨,敕为哀策文,复见嗟赏。

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其自序曰:“余少好书,老而弥笃。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自年十三四,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载矣。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子史诸集皆一遍。未尝倩人假手,并躬自抄录,大小百余卷。不足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又与诸儿书论家世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世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世擅雕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世者也。沈少傅约语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汝等仰观堂构,思各努力。”

(节选自《梁书·王筠传》)

《梁书·王筠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王筠字元礼,另一个字(叫)德柔,琅琊郡临沂县人。王筠小时机灵聪明,七岁就会写文章。十六岁写《芍药赋》,(写得)非常漂亮。长大后,文静好学,与他的堂兄王泰名气相当。陈郡谢览及其弟弟谢举,也很受人称誉,当时人因此说:“谢姓有谢览、谢举,王姓的有王养、王炬。”炬指王泰,养指王筠,都是他们的小名。

刚做官时任临川王行参军,迁任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王姓自东晋渡江南迁以来,没有人做郎官,有人劝他推辞观望不就任,王筠说:“陆平原是东南的才子,王文度在江东无人能比,我能接任古人的官职,有什么遗憾呢。”于是很高兴地就职。尚书令沈约,是当世的文坛宗师,每当看见王筠写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王筠写文章押韵很好,每次游宴写诗,都写得十分华丽。沈约曾自信地对高祖说:“以后的名家,恐怕只有王筠一人。”

昭明太子喜欢文人学士,时常与王筠及刘孝绰、陆垂、到洽、殷芸等在玄圃园游宴,太子只是拉着王筠的衣袖扶着刘孝绰的肩膀说:“这就是左扯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受太子如此器重。

普通元年(520),因母亲去世离职。王筠特别孝敬,哀伤过度,服丧期满后,病了很久,中大通二年,任司徒左长史。大通三年,昭明太子死,王筠奉命写哀册文章,又得到大家的赞赏。王筠生性宽厚,不以个人有才华而自视高人一等,而且年轻时就很有才气和名声,与刘孝绰同被世人看重。他在自序中写道:“我从小就喜欢写东西,到老更更加执着,即使是偶尔看到的文章或景物,都立即记下来,以后再看,更加高兴,养成习惯,写作不停。自十三四岁,齐建武二年到梁朝大同六年,一共四十六年。年幼时读五经,每部经书都读了七八十遍。喜爱《左氏春秋》,时常在口中念念有词,加以背诵解释,省略取舍,共三种均抄写五次。其他各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等都抄了两遍。子史诸集都抄了一遍。未曾请他人代抄,都是自己亲自抄写,共一百多卷。不是用来传给喜欢的人,只是为了防备遗忘而已。”又给他的儿子们书写论说其家世:“历史上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都是历世有文才的,所以范蔚宗说崔氏‘世代擅长雕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代人而已;没有七代人中,名德都兴盛耀眼,爵位世代相继,人人有文集,像我们家族这样的。少傅沈约对人说:‘我年轻时喜欢读百家诸子书,担任四代史官,从开天辟地以来,没有哪一个家族官位相连续传承,文才代代不断,像王氏这样兴盛的。’你们看看前辈,要发奋努力。”(达州 杨川 整理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