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分析 > 《冯谖客孟尝君》教学案例

《冯谖客孟尝君》教学案例

更新时间:2024-04-26 12:04:25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理解全文记叙情节时前后连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曲折缜密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刻画人物欲扬先抑,人物形象与事件内容同步展现的特点。

三、引导学生了解战国时代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刻画人物欲扬先抑,人物形象与事件内容同步展现的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战国时代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通读文章,勾勒难理解的句子。

3、朗读文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重点:

1、通读文章,勾勒难理解的句子。

2、朗读文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难点:通读文章,勾勒难理解的句子。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为主。

教学内容:

一、介绍作品

文章选自《战国策•齐策》。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同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名,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冯谖是孟尝君门下——食客。

二、介绍背景: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在贵族们的众多食客中,不乏智能之士,他们的政治见解和办事才能,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若干影响,本文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养士、用士的社会风貌。

三、题目: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作食客

四、学生通读全文,勾勒出不懂的字、词、句。

五、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六、讨论归纳故事情节。

七、小结。

八、作业: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译全文,学生订正自学过程中的错误遗漏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记叙中情节前后连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译全文,学生订正自学过程中的错误遗漏之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记叙中情节前后连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特点。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质疑、订正。

教学内容:

1、疏通文章,讲解重点词句。

属:通“嘱”客食顷比揭习计会贵署怪

尝谢市矫命赐窃计厩拊贾期年反驷就

2、重点讲解下列句子:

左右以君*之也

左右以告

使人给其以食用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二、复习故事情节,理解其连贯、环环相扣的特点。

(一)写冯谖的“无好”“无能”贪而不知足,伏下一笔,引起正文

(1—2)

(二)写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焚券市义,请复相位,请立宗庙)从正面表现冯谖才能。(3—8)

(三)总结冯谖对孟尝君的功绩。(9)

三、学生质疑、讨论、解决。

四、小结。

五、作业:练习册中已学部分。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刻画人物欲扬先抑的写法。

2、引导学生了解战国时代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

3、通过练习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刻画人物欲扬先抑的写法。

2、通过练习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战国时代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冯谖是一个怎样的人?

冯谖是战国时期“士”中比较杰出的一位。他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知道民心的重要,他能利用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见机行事提出正确的谋略,使孟尝君安于相位。

但是,冯谖毕竟是一个封建策士,他信奉“士为知已者死”的信箱,忠于个人,只是为封建贵族的个人利益出谋划策。这一点局限性我们应当正确认识。

2、作者是怎样刻画冯谖这个人物形象的?

(1)采用欲扬先抑、欲露先隐的写法

作者表现冯谖的才能识见,并不是用单刀直入一开始就使其锋芒毕露的方法,而是采取有意蓄势然后跃出,给读者造成悬念。先写冯谖的“无能”,并以孟尝君、门客、侍从、荐者对他的轻蔑讥讽着力渲染。随着营造“三窟”的渐次展现,他的才能崭露头角,寄食门下之初的无能的形象及他佯装的俗态截然一变,使这个大智若愚的人物形象更具爆发力。

(2)因事显人,事由人发、人物形象与事件内容同步展现的写法。P188

五:完成课后问题:P125T1、2、3

完成练习册上习题

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