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诗词六首》二则教案

《诗词六首》二则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26 23:31:2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美读诗词,想象诗词中的画面,体会诗词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

2、初步掌握诗词欣赏的一般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自学一首诗歌。3背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2、启发式、合作探究式、联想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诗这颗璀璨明珠的热爱,自觉走进诗歌的殿堂,进而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教学安排:三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指导: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资料搜集。

2、老师收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图片、背景音乐等,并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引入新课学习。

二、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周人的建国经过,周初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情况,某些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对于人民所遭受的痛苦、西周后期以迄春秋的政治混乱局面。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行为,尤有深刻的揭露。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广、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句式回环往复,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课文朗读: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词。

四、认知讨论:就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教师可以罗列部分问题引导。五、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合作探究:讨论《关雎》之美,美在何处?

六、学生试译课文内容(按节),教师补充并归纳。讲解有关《诗经》的基本常识,对重点的生字词提出要求。

七、观看《关雎》动画,学生现场演绎现代版《关雎》

八、主题归纳并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警示。

这首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九、课堂作业:完成单页练习,进行“双基练习”。

十、课后作业

1背诵全诗2翻译全诗

蒹葭

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课。《在水一方》是一首电视连续剧插曲,是根据《蒹葭》改写而成的。

二、解题三、朗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2.解决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探究。

1.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提示:主人公是如何去追寻伊人的?写景多为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景与情的结合,情景交融,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2.仔细思考体会: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几章是否可以调换次序?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讨论,主人公追寻的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跳出狭隘的追求爱情,走向广阔,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所以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执着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经历。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4]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关雎》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关雎和鸠,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4.《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苗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五、《蒹葭》与《关雎》对比鉴赏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六、背诵这首诗。

七、作业:

黄鹤楼

一.导入:

A.提问: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

湖北:黄鹤楼崔颢《黄鹤楼》;湖南: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江西:滕王阁王勃《滕王阁序》

B.讲故事:传说李白登临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二.朗读:

师范读,生齐读.强调注意节奏(音韵兼顾意义),及声调的抑扬、速度的急缓

(如:读“空”应低沉婉转,声音略为延长;“晴川”句可读得恬淡自然。)

三.师生探究:

A。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它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能出现这么令人陶醉的画面。“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句。江上烟雾迷朦,真仿佛人间仙境。

师: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解读这首诗,从各个角度品析了诗的韵味,意境。它确实通过描写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所见,表现诗人的思乡愁绪,这从最后一句可分明地看出。

首联和颔联中都出现了“空”字,诗人登上此楼,发现仙人已去,只留下一座楼宇,天地间也只有漂渺无依的浮云,理解为“清廖孤寂”是不是更有道理些呢?千年已逝,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在这种清廖孤寂中诗人自然生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之感!(品味与争论使同学们觉得自已是课堂的主人。)

B.那么,你对这首诗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讨论的结果并不在于对错,同学们只要能谈出自己的见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了品味,解读,有自己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脱离诗意去信马由缰,而应在了解诗人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尽情去想象,去发挥。

(求异思维,摒除凡名家名篇就盲目崇拜的思想,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勇于质疑。)

四、拓展,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表达能力。

这首诗不仅写景,还充分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每一句都可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老师选择了其中的一句,根据诗意,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体会,写成一段小文,请同学们也模仿着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充分发挥想象,缀珠成文。

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去1180年前的西子湖畔看看,和唐朝诗人白居易一起去领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去找寻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原因,来感受一下这季节更换时乍见的喜悦。

二、整体感知诗文(朗读法)(1)自由朗读.现代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现在我们就来享受这种幸福。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老师请同学读两个易读错的字:没马蹄mò白沙堤dī)(2)听诗朗颂.学生听范读时老师作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3)模仿齐读。

三、理解内容,想象画面

(1)老师引导同学们理解几个重点词:

初平云脚低渐欲才能没马蹄(2)在理解诗歌内容基础上,想像诗中画面.

一提供参考的方法:(联想法)A.勾勒形态B.染上色彩C.使画面动起来D.让画面更鲜艳、更逼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

二设置情境,播放《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中。

四、欣赏诗歌,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启发式、合作探究式)

A齐读全诗,找一找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描写的(春)

B围绕诗眼“春”,诗中勾画了哪些早春特有的景物(水、云、莺、燕、花、草等)

C通过对这些春景的描绘,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抒发了作者恬静、闲适之情)

D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的喜悦和恬静之情

E诗中的春景本是一些零散的片断,诗人如何把它们组合成一幅幅流畅的画面?

(诗人落足在一个“行”上,从全湖一个标志性建筑孤山寺写起,以最爱的白沙堤为终点采用“游踪”的手法组织画面,诗歌结构严密)

F古诗的炼字.分小组议一议诗中哪些字或哪些词用得妙,简单的说明原因。

学生较容易的赏析出初平、早莺、新燕、浅草、处处、谁家

也许会忽略“最爱湖东行”中“最”的赏析

老师讲这个典故:有一次,白居易从孤山寺饮酒归來,在堤上走着走着,不觉诗兴大发,当即吟成了一首这首钱塘湖春行,这时,有一個老婆婆也在白沙堤上看风景,白居易就走上前去,对老婆婆說:“我刚才做了一首詩,念给你听听,好不好?”于是就把这首诗吟颂了一遍.老婆婆听后说道:“这诗好啊!”,之后提了一个建议,能否把“我爱湖东行不足”中的“我”字换成“最”因为白沙堤不是只你一人最爱,这也是我们全杭州的最爱,这样就吟出了许多人的心思了。

五、引导同学们研讨归纳欣赏诗歌一般的方法

一抓诗眼二寻景物。(根据“诗眼”,寻读诗歌中的景物,想像诗中画面)

三悟诗情。(根据诗中的景物,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与诗人同悲共喜。)

六、作业设计(积累诗句):

(1)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关于西湖、小草、春天、秋天等有名的诗句。

例如关于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林逋

关于小草:

[4]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秋季)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冬季)

相见欢

一、直接入题(板书课题)了解词的简单知识:

学生快速阅读材料1,了解词的知识。

二、赏析《相见欢》:

(一)、反复朗读,了解背景,体会感情:

1、好的诗词要多读多背,给学生1分钟时间,放开声音,熟读这首词。

学生放声朗读。

2、指名学生读词。余生听读,纠正读音。

3、全班齐读。要求看仔细、读准字音。

4、提问: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明确: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亡国哀思。

5、提问:用这首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这种感情,是哪一个字呢?答:愁。

6、提问:作者为什么如此忧愁呢?(板书:愁)这就需要了解作者李煜的生活经历和写作背景。

7、提问:怎样朗读,才能读出作者的愁呢?明确:速度稍慢,语调低沉。

8、全班齐读,要做到速度稍慢,语调低沉,读出作者的亡国哀思。

(二)、理解意境,品味语言:

1、提问:总观全词,只有一个“愁”字,但让我们感受到的却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那些词、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无限愁绪呢?放开声音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划出能够体现作者愁绪的词、句,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无言,独上,可以看出作者孤独、忧愁,作者被囚禁于深院之中,满腹心事无人倾诉,凄凉独处。

残月如钩,使人愁上添愁。团圆时是圆月,此时月亮形状像钩子,可以看出作者的愁。

栽满梧桐的深院,笼罩着寂寞的气氛。那被锁住的是心,是自由,是人。“锁”暗点了作者被囚禁的生活。被锁于院中的人心境也像这清秋一样悲凉。

剪不断,理还乱。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形无质的愁思比作一团乱丝,只有对离愁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苏词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词风)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3.补充注释与典故分析。

4.内容与形象分析。(1)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明确: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2)再来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

明确: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叻、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5.以本词为例,概括豪放词风格。

课后记:学习这首词,不能撇开词本身去分析豪放派的特点,而要紧紧围绕词,让学生从词出发,去体会,去感悟。

四、课堂训练

1.熟背(让学生再体会、感悟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词风。)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宋词,初步接触豪放词,对诗词的意境、形象、风格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广泛阅读,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