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 知识扩展 > “尴尬”、“不尴尬”与“不尴不尬”详解

“尴尬”、“不尴尬”与“不尴不尬”详解

更新时间:2024-04-26 15:45:57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第十六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写李小二看见两个人走进他的酒店,交头接耳地商量着什么,悄悄喊来老婆,说道:“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老婆道:“怎的不尴尬?”随后李小二找来林冲,告诉他:“却才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清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同样的两个人,前作“不尴尬”,后作“尴尬人”,意思是相同还是相反?前之“不尴尬”,课文注释说:“不尴尬,鬼鬼祟祟,不正派。也作‘尴尬’,或者‘不尴不尬’。”后之“尴尬人”未注,从语境看,此处也该作“鬼鬼祟祟,不正派”讲,与前文“不尴尬”的意思相同。

问题:为什么“尴尬”、“不尴尬”和“不尴不尬”的意思相同呢?课文注释是对是错?

首先看词典对“尴尬”的解释。《汉语大词典》释为:1.行为、态度不正常。2.处境困难或事情棘手。《汉语大字典》释为:1.处境困难或事情棘手。2.神色不正常,鬼鬼祟祟。3.不安全,危险。《辞源》释为:1.行为不正,鬼鬼祟祟。2.处境困难或事情棘手。

“不尴尬”《汉语大词典》释为:1.行为不端正。2.犹言尴尬,指行为鬼祟,神色态度不自然。3.事情棘手,有麻烦,使人困窘。

“不尴不尬” 《汉语大词典》释为:1.指人的行为不正。2.指处境困难。3.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从以上的解释可以看出:“尴尬”、“不尴尬”。“不尴不尬”的意思基本上相同。课本注释符合词典中的相关义项,并非有误。

其实“尴尬”、“不尴尬”和“不尴不尬”意义相同的情况在古书中尤其是明清小说戏曲中是很多的。

为什么“尴尬”、“不尴尬”、“不尴不尬”三个词的形式不同意义却相同呢?关键在于“不”字的用法。“不”在古汉语中绝大多数场合下都是用作否定副词的,如“不伦不类”、“不卑不亢”等等。但在很多情况下它又是一个语助词。《汉语大词典》中“不”的第五个义项是:“助词,用以足句或加强语气。”并且举例:《诗·大雅·东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毛传注:“不惊,惊也。不盈,盈也。”诗经通常为四言,“不”在这里起足句的作用,使诗句结构整齐。正因为“不”有这样的用法,三个关于“尴尬”的词意思才可以保持相同。这种情况在古汉语中并不少见。

如:

不则。《逸·周书·蔡公》:“我不则寅哉,寅戈。”“不则”即“则”,就。

不可。《敦煌变文集·垆远公话》:“你在寺枷蓝,要念即不可,就是随逐于我,争合念经。”“即不可”就是“即可”。

不羞见。关汉卿《蝴蝶梦》“我若学嫉妬的桑新妇,不羞见那鲁义姑。”顾学颉、王学奇主编的《元曲释词》注: “不羞见”即“羞见”;加“不”以反语见义,起加强语气作用。

不甫能。元·纪君样《赵氏孤儿》:“不甫能风调雨顺,太平年宠用这般人。”“不甫能”即”甫能”才能够,好容易。

不因。关汉卿《窦娥冤》:“窦天章白:‘不因我受儿一件事,感起一桩故事。’”又《水浒传》第十二回:“不因这番比试,有分教,杨志在万马丛中闻姓宁,千军里在头功。”

不争。关汉卿《哭香囊》:“比当日黑河秋,则不争咏着貂裘。”“不争”即“争”,差。

不当不正或不端不正。元·无名氏《渔樵记》:“老汉也分开人丛不当不正,站在那相公马头前。”又(金瓶梅)第二回:“忽被一阵风将叉竿刮倒,如人手擎不牢,不端不正,却打在那人头巾上。”“不当不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犹言“端端正正”。白维国主编的《金瓶梅词典》解释为:又作“不端不正。

以上这些例句中的“不”字在句中起“足句”或“加强语气”的作用,使得语言生动、句式整齐而富于韵味。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店小二与妻子说两个客人“不尴尬”时,“不尴尬”用作补语,表述状态有强调之意。而与林冲说两个“尴尬人”时,“尴尬”用作定语,没有强调之意;而且此处如用“不尴尬”,反会使句子别扭,故用“尴尬”一词。这几个词语意义虽然相同却不可互换,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词语的选择和运用非常谨慎,颇为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