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分析 > 我教《将相和》

我教《将相和》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27 19:10:02

阅读课怎样上才好?阅读课是教师们天天在上的课型,教师对它可以说是信手拈来: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地方?那些语句打动了你?哪一处景物是你最喜爱的?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种能统领课堂的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展开了自主学习,小组内合作交流,然后是自由自在的汇报,学生们找一处文字,说一段感受,请几名学生说一说,就完成了全文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从表面上看与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挺接近的,注重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学习方式也是新颖而自由的,可是在课堂上学生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教师反而在教学中被学生着鼻子走,失去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学生的阅读学习浮于表面,看似热热闹闹,其实缺乏真正的来源于学生内心深处的体验和思考,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认真研读教材,深入课文,细心思考教学方式及过程,抓住课文每一个能让人有所感悟的细节,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探讨,得出客观公正、理性的分析和结论,使学生的阅读显得有意义、有价值、有个性。

《将相和》这一课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赞扬了蔺相如的高尚品质,说明了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将相之间要加强团结的道理。六年级的学生,进入了青春的萌芽时期,对社会上的事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思想上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长大了。这一时期的他们,非常需要思想行为上的正确指引。这篇课文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纵横交错的矛盾冲突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能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蔺相如立功真得只靠一张嘴吗?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一篇经典名篇,有许多优秀的教师讲公开课都会选它,这是由于它的课型和意义决定的。可是,怎样讲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新意呢?经过对教材的钻研我确定了一个问题:蔺相如立功真得只靠一张嘴吗?问题一出,学生的心里都明白,当然不是的,那是什么呢?读课文,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们都忙活开了,读课文,找资料,小组讨论开始了。

生:我认为蔺相如立功不是靠一张嘴,靠的是他的机智勇敢。例如:“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我从这名话中感受到与赵国文武大臣对比蔺相如胆识过人。”

我故做疑惑地说:我怎么就没体会到呢?

学生急了,补充道:老师,您想想,和氏璧至少值十五座城,赵王怎么舍得给秦王呢?可他们都怕秦王啊!秦国以大欺小,经常发动战争。在这种情况下蔺相如愿意去秦国就很不简单,别人都怕去了回不来了,而他只想了一下就同意了。这说明了他胆识过人。

生:蔺相如是“想了一会”才说,说明他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在大臣们毫无办法时,蔺相如却想到了良策,说明了他十分机智。

师:说得多好呀!老师也好像看到了一个机智无比的蔺相如,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蔺相如不光是想到了良策,而且毛遂自荐要亲自前往秦国,这可是一件万分危险的事呀,(为什么十分危险?)一不小心就会人头落地。我从这句话虽还感受到蔺相如十分勇敢。

生:蔺相如看到了秦王的表现,明白了秦王没有诚意。秦王虽然喜欢和氏璧,但是不想拿十五座城来交换。因为他一拿到和氏璧就高兴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边看边称赞,一定是看了好一会儿了,可是他却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如果真的有诚意用十五座城来换,就应该和赵国的使臣谈一谈以城换璧的事了,可是他连换城的一个字也不提,就是说他这时根本没想到要用城换璧,这不就是没有诚意吗?

生:蔺相如看到了秦王的表现,洞察了秦王的内心,了解了他心里的想法。可见蔺相如是一个非常机智的人。

生: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如果这时以别的理由向秦王要回和氏璧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抓住秦王爱璧的心理,运用自己的智谋欺骗了秦王,索回了和氏璧。我从这儿知道了蔺相如十分机智。

生:他要撞碎和氏璧,是利用了秦王对和氏璧的喜爱,他知道秦王想得到和氏壁,决不肯让和氏璧被撞得粉碎,因此才利用秦王的这一弱点来逼秦王就范。

师:蔺相如理直气壮地面对秦王,他的理在哪里?

生:他的理就是秦王没有诚意就是失信于人,失信于天下,你既然失信在先,就不要怪我过分了。

蔺相如的死意味着什么?

课上到蔺相如撞壁的时候,学生们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在“蔺相如立功真得只靠一张嘴吗?”这一个问题的牵引下,学生从文本出发,抓住了课文中的每一处可以反映蔺相如胆识过人,机智勇敢的地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他们不断的探究,讨论,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的感悟。这时的我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如果真出现壁毁人亡的惨剧,赵国,秦国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情境里,完全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课文中没有出现的情况。

沉思了一会,有人说:“对于赵国来说,会失去和氏璧这无价之宝,但是他们用自己的无价之宝向全天下证实秦王是一个不讲信用的无耻之徒,使秦国处于难堪的局面,也是值得的。”还有人说:“对于秦王来就,不但是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要到,还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局面,当然也极不情愿的。真所谓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不划算。” 这种回答让我很满意,学生已经会从大局出发,来考虑一件事情的成败以及它造成的社会影响了。

忽然,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蔺相如如果真的死了,倒是一件好事。”我愣住了,好事?同学们也愣住了。片刻,有人偷偷笑起来,“说错了吧?蔺相如这样一个人死了怎么会是好事呢?”可是,那名女生固执地看着我,那种眼神告诉我她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我疑惑地让她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她说:“我还有一种观点,他们刚才都是从失去和氏璧的角度来说的,我想从失去蔺相如的角度来说一说。对于赵国来说,失去了蔺相如真是一笔无可计量的损失,众所周知,蔺相如后来在赵国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人物,他的外交才华是赵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是数一无二的,可以说如果没有蔺相如,赵国要比历史上早许多年就亡国了。所以说蔺相如相对于赵国来说,比和氏璧更珍贵。可是对于秦国来说,蔺相如作为敌对国的一名重要外交人才,在后来的许多外交事件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秦国也吃了不少亏。如果现在他真的死掉了,对于秦国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可是秦王没有想到这一点。”

好一番别开生面的演说,真是说得头头是道,句句是理,学生的另类思维让我自叹不如。对于这个问题,我和所有的学生一样,都只站在了正义和弱者的一面,从来就没有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过,而今天,一个六年级的女生却想到了!这真是让我惊喜的一瞬间。

到底是不讲信义还是讲信义?

对于完璧归赵的结果,学生自然地感到这是蔺相如的功劳。在这个故事中,学生不光认识到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也认识到了秦王的不讲信义。可是在快要结束这一节课时,又有学生提出了异议。有一个男生说:“我觉得这样评价秦王不够公平。我个人认为他还是讲信义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说法在同学们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讲信义?别人有了好东西就想要的人还讲信义?”“不会是说口误吧?”带着好奇心,同学们听着那男孩子的话:我从“秦王没办法,只好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中感受到了秦王其实还是讲信用的。两国以城换璧没有换成,秦王也没有把蔺相如怎么样,还客客气气地把他送回赵国。尽管秦王非常想要和氏璧,也想通过非法的手段得到和氏璧,但是他还是不想背上这不讲信义的恶名,所以只好放了蔺相如。尽管放得心不甘情不愿,可还是放了。之后也没拿他们怎么样。不像现在的有的国家为了夺取别国的资源,就假造各种借口去攻击别人,其实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们才是置天下大义于不顾,同他们相比,秦王还是讲信义的。”

他的话一落音,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是呀,毕竟还没有做成坏事,还不能这样评价他。”“你的话很有创意,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和我们想象中不一样的秦王,说得非常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