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18 17:45:30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对话”。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无疑是课堂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中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里所说的那样:“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鉴于崭新的阅读理念,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笔者以为:阅读课的教学首先要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其对话的内容至少包括:读懂了什么,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获得了怎样的思想启迪,享受怎样的审美乐趣。所以,《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二课时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初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扣住本文的主旨部分--“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能这样?”展开的。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生本、生生、师生的不断对话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李大钊同志的高大的形象和革命的精神,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

教学流程

(一)过渡性谈话(略)。在回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能这样(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二)抓住“信心”一词,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1、导拨:认真读课文,同学们一定能读懂课文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2、导读;

(1)提出与文本对话的要求(动笔读书)。

(2)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与文本对话(默读、轻读、交流读……)

(3)反馈读后所得,交流梳理。

(三)分析品味,领悟主旨。

1 、小结过渡性谈话:刚才,同学们经过认真地与文本对话,从中感知到课文是通过李大钊同志的语言、神态以及与敌人、亲人的不同态度。“我”与“父亲”态度的对比,来体现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这种“信心”跃然纸上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与文本再次进行对话,好么?

2、品析人物和语言。

(1)导读“处境危险,坚持留京”这一部分。

①、指导朗读李大钊同志的语言(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评价,再读)。

②、指导体味李大钊同志说的两句话。

A 、“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B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哪能离开呢?”

A句设计三个解释让学生选择(а小孩子你什么都不知道;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c小孩子你不应该知道)。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体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局势十分的严峻。

B句抓住“坚决”、“经常”、“轻易”、“哪能”引导学生在朗读、品析、比较中去体会李大钊同志坚持留京工作,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

3、体味人物的神态。

(1)导读“面临被捕,处危不惊”这一部分。

提出问题:李大钊同志被捕时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敌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②小组讨论、汇报。

③评价、整理(投影相关的语句,文中李大钊的肖像)

④相机抓住:

A、“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B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这两句重点句中的关键词,

采用“换词法”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神态窥见人物的内心,反映人物精神。

(四)迁移运用、总结升华,凝炼情感。

1、小结性过渡,归纳学法(读、品、议)自学体会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的表现。

(1)自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

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敌人和家人的神态和语言的语句;

2、自由地谈谈自己的感想。

3、从“感想”中过渡到“被害后”这个部分的导读。

指导怀着悲痛、崇敬的心情读文(范读、轻声读、情读)

略读此时的心情,激发学生展开联想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加深对革命先烈敬仰、缅怀之情。

4、引导快速阅读全文,再次整体感知文本(教师相机略加以写作方法——“前后照应”的指导)。

5、教师相机加以总结,使情感再次得以凝炼、升华。

教后感想

上完这节课,给我留下深深的思考。

1、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是读者(教师、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进行反复地,深层次地“对话”,在这“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探究与发现,把握与发展文本的内核之所在。如“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后留下的一个凸现课文主旨的问题,如何解决?只有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再次的磨合,通过“阅读--品析--议论--整理”的系列阅读活动,从中领悟到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人。这样文本中的具体文字恢复了生命,从而使学生得到了生命化的教育。

2、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该是平等、互动的。但教师还应该抓住文本“热点”与“难点”,打造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课堂的壁垒,将阅读活动立体化,将平等对话互动化,将探究体验情感化。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文本是在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撞出有火花便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熏陶,精神的积淀。如“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呢?”这个问题的引出教师应服从学生的需求创设情境,调动兴趣,激活思维,体验情感。抓住本文重点,即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引导品味分析,入情入境,抓住“坚决”、“常”、“轻易”、“哪能”这些语言的关键词,抓住“不慌不忙”、“惯有”、“严峻”这些人物神态的关键词,采用“换词(句)法”点拨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去与文本对话,使阅读教学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总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不仅仅是平等的、互动的,还应该抓住“关键”的,化“热点”与“难点”为“焦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行“焦点访谈”。

3、与文本对话需要教师、学生的情感投入,与文本对话除了具有平等性,互动性,还应有情感性,因为语文学科的文本是无处不充斥着情感的东西,“诗即思,言即情”,所以,在引导学生认识李大钊这位伟大形象时,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感情的平等对话,即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等;通过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即教师的情感点拨,学生的“情动辞发”等一系列阅读活动。如引导想象,谈谈感想,谈谈心情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引发了读者(教师、学生)与作者、编者产生了共鸣--对李大钊同志的缅怀、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达到了生本、师生、生生精神上的自由交流。

总之,一节课下来,使我深刻地感受到:理想的阅读,应该是课文--学生--教师--作者(编者)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平等互动关系,且富有情感的,这就是阅读教学理当追求的境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