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案1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教案1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3-29 21:36:04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认识信息时代语言文字传播的新现象,了解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能够针对不同媒介,撰写具有相应语言特征的文稿,提高以信息时代为背景的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有意识地感受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学习辨识媒介信息,了解辨识虚假信息的基本知识、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之中,提升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利用多种媒介传播信息,掌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播信息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技巧、要点等,并进行有效实践,不断提升媒介应用能力与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良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媒介素养。

教学重点有意识地感受信息时代多种传播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理解、辨析、评判各种媒介带来的信息,多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独立

判断的习惯,从而以正确的价值观面对海量的信息。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关于身边人获取信息的习惯的调查

一、课前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有关“获取科技信息的习惯”的调查,根据调查表得出结论

1.身边的人信息获取的途径有哪些,并思考获取信息方式的不同对生活的影响。

2.研究调查可采用的基本方法:

资料查询法:进行网络查询或者图书报纸查询。

问卷调查法:向一些人发放问卷调查表,请他们进行试填。

统计法:在了解数据后,进行总结归纳。

二、课堂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研究过程,并得出结论

展示示例: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中我们信息的传递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我们无时无刻不再接收新的信息。我们组就“获取科技信息的习惯”,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活动。这是我们组制订的调查表:

随机抽取的100人中有48人为男性,52人为女性,其年龄大致均匀地分布在10-50岁之间。这些人中有14人是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为公司管理人员,30人为公司企业职工,22个学生,4名教师,8名医生,12人从事其他职业。

调查结果显示,在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上,通过电视来获取信息的有87.5%,通过报纸来获取信息的有59.12%,通过与人交谈来获取信息的有42.98%,通过因特网来获取信息的有26.61%,通过广播来获取信息的有24.58%,通过一般杂志来获取信息的有12.2%,通过图书来获取信息的有11.88%,通过科学期刊来获取信息的有10.48%。

结论: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趋于多元化,其中,从电视、报纸、与人交谈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较大,而从一般杂志、图书、科学期刊等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较小。

活动二:探究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

1.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⑴报纸:①发行面广,覆盖面宽。②发行对象明确,选择性强。③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④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接收信息。⑤信息容量大,选择方便。

⑵电视:①集字、声、像、色于一体,富有极强的感染力。②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③信息带有较强的娱乐性,易于为受众接受。④信息稍纵即逝,不易存查。⑤费用昂贵,制作成本较高。

⑶广播①传播范围广,传播迅速快,时效性强。②信息受众广泛,覆盖面大。由于广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收音机就可以收听。③信息传播方便灵活,声情并茂。④制作简便,成本低。⑤接收方便。

⑷因特网:①多种传播符号组合,表现形式丰富。②信息丰富,资源共享。③网上信息可随时更新,时效性强。④实现信息双向传播,建立传受平等的新型传播模式。⑤信息选取由“推”到“拉”,便于搜索查询。⑥网上信息以超链接的方式发布,信息之间关联性高。⑦通信方式迅捷便利。

2.你最喜欢从哪个途径获取科技信息?请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示例:通过网络。网络具有交互性、持久性、多元性及密集性等特点。网络在尺寸之内可以用动画、flash、用游戏方式,在形式上可以在线收听、收看、试玩、调查等等,可以集各种传统媒体的精华。而且网络科技信息密集性,可以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

活动三: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一、知识导航

1.什么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就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信息化时代按照托夫勒的观点,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会形态是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与前两次浪潮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

2.什么是媒介:广义的媒介是指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传播学意义上是指在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在当代社会,一般而言,媒介指机械印刷书籍、报刊杂志、无线电、电视和国际互联网等,它们都是用以向大众传播消息或影响大众意见的大众传播工具,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介。

3.四大媒介的传播特点

⑴报刊:优点:新闻性强,可信度较高;权威性较高;具有保存价值。缺点:在内容上众口难调;周期较长,灵活性较差;在发行上寿命短暂,利用率较低。

⑵广播:优点: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信息受众广泛,覆盖面大;信息传播方便灵活,声情并茂。缺点:对于需要表现外在形象的产品,广播媒介难以适应;信息转瞬即逝,不易存查。

⑶电视:优点:集字、声、像、色于一体,富有极强的感染力;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信息带有较强的娱乐性,易于为受众所接受。缺点:信息稍纵即逝,不易存查。

⑷网络:网络具有交互性、持久性、多元性及密集性等四大特点。网友的交互性:比如在网上参与活动,发奖,征集发言等等。持久性:网友对网络有惯性,任何一个好的内容都可能吸引一帮人跟着走。形式的多元化:网络在尺寸之内可以用动画、flash、用游戏方式,在形式上可以在线收听、收看、试玩、调查等等,可以集各种传统媒体的精华。信息密集性:这是网络最早被大众认可的作用和意义,以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获得最大的网友群。

4.媒介环境:指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状态,而是人们用神话传说、语言文字、历史故事、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社会舆论、虚构作品和新闻报道等建构的一种社会环境,我们的思维、感觉等,都离不开这种环境。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个环境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这个社会环境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媒介环境”,我们的思维、感觉等一刻也离不开这个“媒介环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说说自己对“媒介环境”的认识。

示例:我们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是应该做的;而偷盗抢劫、贪污受贿、杀人放火等是令人不齿的行为,是不该做的,这都得益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习俗、社会舆论、法律道德规则等“媒介环境”。我们的思维和感觉时刻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它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成为这个社会中的“好人”。

二、课堂活动

1.下面是一则校报的招聘启事,需要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发布出去,以得到更多同学的关注和响应。选择几种你熟悉的传播媒介,根据其传播特点对招聘启事进行改写,如调整内容、语言、呈现形式等,并说说这样改写的理由。

招聘启事

校报拟招聘两名编辑,具体信息如下。

岗位职责:负责来稿筛选、文字编辑和部分校内新闻采写工作。

招聘对象:高一、高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

应聘条件:1.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较高的文字水平;2.能够细致认真地做好文字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应聘方式:发送个人简历至邮箱××××。

截止日期:3月25日。

校报编辑部

3月1日

2.改写示例:

活动四:新媒体认识小演讲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任务后在班会课上做3分钟左右的小演讲。

题目一:互联网这种新媒体的诞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在,它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我、他肯定和互联网演绎了不少生动故事,请写一写你和互联网的故事,表达你对网络的认识,500字左右。

题目二:新媒体的崛起,将我们带入了跨媒介时代,助推了我们语文阅读学习的脚步。根据你对多媒介的了解,请以《语文阅读与多媒介》为题,写一篇500个字左右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