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练习题 > 考前练习 > 高一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模拟题

高一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模拟题

更新时间:2024-04-23 21:05:26

A卷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D       )

A江宁之龙蟠(fān)                      群葩当令时(pá)

B殆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jiān)   亻累       然(lè)

C迨画菡萏成花(hàn dàn)                以欹为美(xí)

D五人之月 豆  dòu                          亦曷故哉hé

2、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B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下面加点词语用法同现代汉语用法相比较,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B  )

①约为婚姻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  ③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⑤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⑥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⑦沛公居山东时

A.④⑥⑦相同,其他都不相同。   B.全都不相同。

C.①②④⑤⑥不相同,③⑦相同。 D.②③⑤⑥不同,其他相同。

4、“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这里的“于”与下面哪些句子中的“于”字含义相同?(   D    )

A.请于当道                 B.立石于其门

C.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D.不能容于远近

5、与“几寒乎?欲食乎?”中的“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B.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C.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D.欲安所归乎

6、下面加点的“之”与“待圣人之出”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

①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②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④夫五人之死  ⑤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⑥独五人之白敫     白敫   ,何也  ⑦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⑧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⑨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  ⑩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佯狂不知所之者

A.①②④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⑨

C.①③⑤⑨⑩?        D.②④⑤⑥⑧

7、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   D    )

A.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其皆出于此乎

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顾吾念之

C.买五人之月 豆 而函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以赶兵不克

8、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B   )

A、《项脊轩志》归有光          B、《五人墓碑记》张涛

C、《登泰山记》姚鼐          D、《病梅馆记》龚自珍

9、下列两组句中各选出加黑字意义用法不同的一句  (    D   )

A.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B.因河为池  C.撰长书以为贽  D.如姬为公子泣

10、下列“即”字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A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B(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D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采草药》)

二、填空题(15分)

1、百年老屋,            ,雨泽下注;每移案,          。又北向,不能得日,              。(尘泥渗漉,顾视无可置者,日过午已昏)

2、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            ,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              。”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3、且矫诏纷出,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大阉亦逡巡畏义,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不敢复有株治,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4、余始循以入,      ,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道有天门。东谷者,               ,余所不至也。                ,崖限当道者,          。(道少半,循东谷入,古谓之天门溪水,今所经中岭及山巅,世皆谓之天门云)

三、阅读分析(28分)

(一)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活面。往往馇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概然有志于天下。常自高能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3分)

A、范仲淹二岁而孤    孤:孤儿。

B、往往馇粥不充    馇粥:稠粥

C、遂大通六经之旨    旨:美味。

D、常自诵曰    诵:背诵。

2、比较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①之南都入学舍    ②遂大通六经之旨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3、本文记叙的中心是                           。 (4分)

(范仲淹发愤苦读,胸怀大志。)

(二)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奔散。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元嘉二十三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乃除振武将军,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林邑遣将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拔区粟,入象浦。林邑王倾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肃然。文帝甚嘉之。

后为随郡太守,南新郡蛮帅率部曲反叛,焚烧郡城,屯据白杨山,元景攻之未能下。悫率其所领先登,众军随之,郡蛮由是畏服。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先是,乡人庚业,家甚豪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悫致饱而去。至是业为悫长史,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宋书·宗悫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高尚不仁         B.监五州诸军事

C.诸子群从皆好学    D.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士人并以文义为业  窃为大王不取也

B.乃制其形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C.以具装被象  岂可一切拘以定目哉

D.遂克林邑  国事遂不可收拾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兄泌娶妻,(兄)始入门。B.悫待甚厚,(业)不以前事为嫌。C.和之遣偏军拒之,(区粟)为贼所败。D.(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你如果不要荣华富贵,就会使我们家族破败了。

B.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他的儿子侄子们都喜欢读书,唯独宗悫纵任意气喜欢武艺。

C.悫一无所取——宗悫毫无可取之处。

D.悫致饱而去——宗悫以致气饱了就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