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苏教版必修五第二专题备课建议:此情可待成追忆

苏教版必修五第二专题备课建议:此情可待成追忆

更新时间:2024-03-29 16:54:11

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

一、如泣如诉:陈情表/项脊轩志

二、执子之手:西厢记/罗密欧与朱丽叶

三、*旧日时光:旧日的时光/箭与歌/别离

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

1.专题内涵:对丰富多样的情感的体验、认识和评价。

2.呈现方式:文本研习

3.核心文本:陈情表/项脊轩志/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

4.教学重点:诵读—鉴赏—多样的表情手段

5.课时安排:10课时

专题名称取自李商隐的《锦瑟》诗,重点在“情”字上,揭示了本专题的基本内涵,就是感受、理解、认识丰富多样的感情。这里有令人难忘的亲情,有刻骨铭心的爱情,还有温馨动人的友情,展示人的高贵博大心灵世界。

阅读熔铸深刻高尚情感的作品,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培养健康的人格,更好地去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人生。

本专题是对丰富多样的情感的体验、认识和评价,它以情感类型为经、文体为纬,组成三个教学板块。与孤立存在的单篇形态不同,这些文章组成专题后,便以情感的丰富、表达手段的多样,获得丰富的课程意义。

本专题选的是中外经典作品,具有丰富的语文学习内容,我们在感受作品丰富情感的同时,接触到多种的文体和表达形式,在鉴赏解读的实践中,学习抒发感情的常用方法,增强语言运用的敏感,切实提高对散文、戏剧、诗歌的鉴赏能力。

专题的人文主题是感情:“如泣如诉”、“执子之手”和“旧日时光”,分别对应着亲情、爱情和友情。

第一板块选了两篇经典文言文。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无不是如泣如诉,哀婉动人,让人读后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动人。

第二板块选了两篇戏剧作品,一中一外,一聚一别,一悲一喜,构成互补关系。《西厢记》对恋人不忍分别的悲苦心情的细腻刻画,《罗密欧与朱丽叶》对青年男女一见倾心的动人描写,让我们陶醉在优美的意境之中,对爱情这一人类情感的高峰体验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三板块选了三首歌颂真挚友情的诗歌,它们以个性化的语言和意象,传达出多样的情感内涵。我们陶醉在友情的旋律中,认识到“友谊地久天长”,需要爱的付出,需要彼此的勉励,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融合又各自独立。

“如泣如诉”的散文、“执子之手”的舞台形象、“旧日时光”的深情咏唱,专题以多样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情感的丰富多样性。

李密的深情,归有光的至爱,都是通过散文的细节、白描、烘托、渲染等手法表达出来的;

张生和崔莺莺、罗密欧和朱丽叶对幸福爱情的追求,都是通过“代言体”的戏剧形式、戏剧冲突、时空安排等手段来表现的;

三首歌唱友情的诗篇,或借助意象,或融思于诗,运用了多样的诗歌感情表达的手段。

让学生体验优美真挚的感情,珍视亲情、友情,理解爱情,学会用多样的表现手法抒发感情,是本专题教学中应该抓住的重点和主线。

本专题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可以与其他方式适当结合。

可以与活动体验适当结合。学习戏剧,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片段表演、观摩影视作品;学习诗歌,以三首友情诗为“点”,由“点”到“面”,让学生课后收集友情诗,组织诗歌朗诵会。

还可以与问题探讨适当结合。如《项脊轩志》不言悲而悲不可禁的结尾,妙在何处,就很有探讨价值;《箭与歌》的译文比较,学生合作探讨一定比单纯研习效果好。

文本研习本是教师的强项,但是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文本研习理应有新的追求。

可以根据文本的个性,巧选教学素材,巧组教学单元,甚至打散原文前后的顺序,抓住专题的核心,突出重点,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让文中情感被激活,自然流露出来,陶冶学生的心灵。

还可以强调对语言表达的关键处、细微处的品评、咀嚼和揣摩,真正教出语文味,提高对古代散文、中外戏剧和诗歌的鉴赏能力。

第一板块:“如泣如诉”

李密

《陈情表》

归有光

《项脊轩志》

第一板块“如泣如诉”选了两篇经典文言文。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无不是如泣如诉,哀婉动人,让人感受亲情的美好与动人。

两篇文章都表达了感人的亲情,为什么感人,是教学的突破口。

《陈情表》中作者抓住晋武帝的心理,着力描画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情、被征召后的左右为难、忠孝难以兼顾的两难,打消对方猜疑心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其中情感表达的层次性、曲折性以及分寸感的把握、火候的拿捏,十分到位。

过去讲《陈情表》,一段段串讲分析,静态分析表达的效果,没能抓住要害。“表”这种文体,是对上陈情,有一个让对方接受的交际目的,一定要放到特定的交际环境中,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抓住这点,就抓住了本文情感表达的独特之处,找到了教学突破口。

《项脊轩志》平静地描述记忆中的细节,只在关键处不经意流露感情,“余泣”、“令人长号不自禁”。它巨大的情感波澜潜藏在文中的今昔对比中:

所叙述描写的都是生活记忆,是从不得志、孤独落魄的今天去回望,这样暗中形成了今昔对比,蕴藏着今不如昔的人生悲怀,具有巨大的情感冲击力。文章的后两段,是在旧稿的基础上补写的,为什么要补写?说明他读了旧稿悲不自抑,情不自禁,有满腹的辛酸要倾诉,却又抑制住了,笔下出现的是平静温馨的细节,是自己物是人非的流年,和那让人难忘“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抓住“情”字,带领学生披文入情,就有了解读的钥匙。

教学中应该强化对古代散文的鉴赏。鉴赏重整体感受,忌支离破碎;重体验想像,忌冷漠操作;重个性解读,忌标准答案;重语言品味,忌架空分析。应该突出对文章表情达意的关键处、精妙处、奇特处的鉴赏。

--《陈情表》第三段“凡”“况”“且”“今”“但”几个虚词,应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鉴赏它们的表情效果;《项脊轩志》中补写的两段大有鉴赏的空间。为什么不厌其烦用时间词?结尾好在哪里?能不能从学过的诗文中举出手法相同的例子来?这样的鉴赏是学生感兴趣,也是最能提高能力的。

还应该重视对鉴赏方法的指导。可以运用诵读、替换、对比、举例等方法,指导学生的鉴赏,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培养优良的鉴赏品质。

应该重视诵读。两篇文章都是抒情的名文,感情真挚强烈,应该多读,读出文气,读出意蕴,读出感受。运用多种读法,比如默读、领读、个性化美读等,用声音把文中深沉的感情表现出来。

当然,重视读,不能因此忽略对文本必要的分析。有人认为新课标注重体验,体验就是反复读,否定对文本必要的分析、对文意必要的概括。这是片面的。专题的呈现方式本来就是“文本研习”,在读的基础上,需要我们对情感及其表达形式进行分析、点拨。必要的分析点拨可以使我们感知更深入,理解更透彻。分析要有启发性,要言不烦,准确到位。

但《项脊轩志》这样的文本,语言比较浅白,除一些关键性的词句外,没必要再字字句句翻译一遍,因为翻译中枝枝节节的东西,会妨碍甚至破坏阅读的美感。

《陈情表》和《项脊轩志》教学中应该强化对古代散文的鉴赏。鉴赏重整体感受,忌支离破碎;重体验想像,忌冷漠操作;重个性解读,忌标准答案;重语言品味,忌架空分析。应该突出对文章表情达意的关键处、精妙处、奇特处的鉴赏。

比如,《陈情表》第三段“凡”“况”“且”“今”“但”几个虚词,应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鉴赏它们的表情效果。

又如,《项脊轩志》中补写的两段大有鉴赏的空间。为什么不厌其烦用时间词?结尾好在哪里?能不能从学过的诗文中举出手法相同的例子来?这样的鉴赏是学生感兴趣,也是最能提高能力的。

还应该重视对鉴赏方法的指导。可以运用诵读、替换、对比、举例等方法,指导学生的鉴赏,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培养优良的鉴赏品质。

第二板块:“执子之手”

王实甫

《长亭送别》

[英]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内容介绍

是原作第二幕第二场,这一场简称“阳台会”。它描写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花园里与朱丽叶幽会的情景。这场戏历来被公认为描写少男少女爱情的经典,广为传诵,以至后世人们习惯地将最美好的爱情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式”。

这场戏包含三个层次:一是会面前的独白,表达相思。二是两人对白,说爱盟誓。三是两人定情,不忍分手。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的艺术特点

十分注重气氛的渲染和营造。莎士比亚充分利用环境来烘托气氛,如神秘的夜色、静谧的花园、皎洁的月光、温暖的晨曦。

运用西方诗歌中适合于描写爱情的诗体,如十四行诗等,让两个恋人在诗情画意中唱出一首首美丽的抒情诗。如“美丽的太阳”一段抒情独白。

综合运用比喻、拟人、象征、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一段段独白、对白充满诗意。他不仅把朱丽叶比喻为美丽的太阳,表达对她的赞美之情,还将月亮拟人化,比作有嫉妒心的人,因不如朱丽叶美丽,“已经气得面色惨白”。

多抒情诗名作。“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我给你的越多……”等片段也都为人传诵不衰,成为抒情诗中脍炙人口的精品。

两部戏都是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以代言体的戏剧形式表现了爱情悲欢离合的情感过程,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两部戏一中一外,一聚一别,一悲一喜,构成互补关系,具有丰富的语文学习的内容。

两场戏是长篇戏剧(曲)的节选,为了更好地学习作品,课前应该指导学生熟悉原作剧情,了解剧中人物、相互之间关系、戏剧的矛盾冲突等。教学中可以复习戏剧体裁方面的常识和戏剧鉴赏的知识,再介绍作者戏剧创作成就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介绍元杂剧常识,积累相关的知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教学的重点应是通过戏剧冲突把握戏剧人物,但专题中的作品选段,不以剧烈的戏剧冲突见长,而以内心情感的抒发取胜,因此应该根据专题的内涵,通过理解人物的关键性唱词(台词),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把握住人物形象。

《长亭送别》中,随剧情的发展,我们从崔莺莺唱词中听到“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

这其中有忧虑,有埋怨,有不安,痛苦旋律中闪烁着女主人公珍视爱情、厌弃功名利禄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

《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恋人独白,倾吐相思之情,到互吐衷肠,起誓明志,再到两人定情,不忍分手,感情经历了仰慕赞美,到忠贞坚定,最后是惆怅不舍,感情不断地强化深化,展示热恋中青年男女丰富优美的心灵世界,寄托了对人与人之间友爱和谐关系的追求。

应该抓住抒发感情的表现手段,鉴赏两部作品语言的诗意美。

《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的手段,渲染烘托剧中人物的感情;运用典故、引用、对偶、重叠、儿化等手段,使感情表达含蓄而又优雅。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把十四行诗与剧情揉为一体,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美丽的花园、皎洁的月亮、朦胧的夜色、温暖的晨曦……散发出春天一样芬芳的气息;多处运用具有象征含义的“莎士比亚式”比喻以及排比对比等手法,赞美讴歌爱情;语句直白大胆,句式长短变化,构成莎氏特有的气势。

戏剧是表演艺术,离开舞台就没有戏剧。戏剧教学要想获得成功,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接触舞台,让戏剧作品“立起来”、“动起来”,获得“舞台感”,把握戏剧的真谛。

这方面老师们教学中有不少宝贵的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分角色朗读、课堂表演、看影视片等等,效果不错。老师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让学生在亲历舞台的过程中,增加对戏剧的理解认识,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板块:“旧日时光”

[英]罗伯特·彭斯

《旧日的时光》

[美]朗费罗

《箭与歌》

冯至

《别离》

板块中三首友情诗讴歌了真挚美好的友情。

揭示了友情丰富的内涵。有的歌颂朋友之间地久天长的友谊,有的说明友情心心相印、彼此默契的特征,有的揭示了友情的价值。

表现手法多样。有的直白纯朴,有民歌风味,有的借用意象,构思巧妙,有的融思于诗,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

这个板块都是抒情短章,难度不大,又都是歌咏友情,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教学中可以安排以自读为主,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收集材料,了解作者,组织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旧日的时光》是世界名歌,几百年来久唱不衰,后来成为电影《魂断蓝桥》的插曲,传遍世界各地,人们喜爱在告别宴会上颂唱此歌。它原为苏格兰民歌,根据彭斯自述,是根据一位苏格兰老人的演唱记录整理的。彭斯在诗前加上评语:“创作这样光辉诗篇的天才是受到上帝启示的,这样的天才诗人胸中一定燃烧着烈火,在这首诗里有着民间天才的火焰,即便集六七位近代英国的文人墨客之功力,也无法与之相比。”

诗题就可以触动人们的心弦。也许,每个人的“旧日的时光”各不相同,但都是沉甸甸的人生记忆。难忘旧日时光,说到底,就是难忘老朋友,难忘友情。

《旧日的时光》共五节。

第1节,诗人用“难道就该”两个问句的形式激起对往日友情的回忆,可谓奇笔。朋友重逢,互相倾诉,刹那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让思念的潮水倾泻而出。有一点责备语气,不正说明感情的深厚和不同寻常吗?

第1节后的“副歌”,是歌曲的重唱部分。此诗被谱成曲后,每唱一段后都要重唱这四行“副歌”。诗人建议朋友高高地举起酒杯,“让我们干一杯友谊之酒”,为永存的友谊,为逝去的时光。这使感情抒发有了特定的现场气氛,感情变得炽烈:“你准会把一大杯喝尽!”“我也会把我的喝光!”通过老朋友重逢的典型动作,把真诚浓烈的友情渲染出来。

第3、4节,诗人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与童年时代朋友共同度过的欢乐时光。

那时,他们曾经满山遍野地奔跑,采摘美丽芬芳的野花;那时,他们曾经漫步溪上,在晨曦和落日中欢歌笑语。然而,童年时光转瞬即逝,接着便是天各一方。为了生计,他们四处颠沛流离,历经沧桑,直到精疲力竭。而汹涌的大海则横卧在朋友之间,使他们不能经常相见。读到这里,我们油然产生一种人生的苍凉感,感受到生活的坎坷和波折。虽然“万里跋涉”、“呼啸的重洋把我们相隔”,但是时空的阻隔并没有使友情黯淡褪色。

第5节,诗人又回到开头歌唱友谊的气氛中,建议朋友们举杯祝福,祝朋友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手握得更紧,心贴得更近,真诚的友谊让人为之陶醉。

《旧日的时光》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情感真挚,节奏明快,仿佛一气呵成。运用民歌中常用的“重章复唱”的手法,回环往复,感情不断深化,加强了抒情效果,读来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语言朴实清新,有一种天籁般的醇厚韵味,几百年来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箭与歌》是朗费罗歌颂友谊的一首著名抒情短诗,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这首诗看似意思浅显,其实内容深刻;看似信手拈来,其实匠心独运。

生活中,“箭”和“歌”本是极普通的事物,诗人运用这两个意象写出了一种人生体验:有时我们随意唱一首歌(或者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时过境迁也就浑然忘却,然而很久以后才惊讶地发现,这悠扬的歌声,永远铭记在朋友的心中。就像流行歌曲里唱的那样:“当你遗忘的时候,我依然还记得”。这就是友情,一种宝贵的人生体验。无论时光怎样流逝,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付出中我们得到朋友,品尝友谊的快乐。

第1节写“箭”:“我”曾经随意射出一支箭,眼睛跟不上箭飞翔的速度,所以不知道它落到哪里去了。它寓意是生活中许多事情就像射出的箭一样,我们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时间一长便忘记了。

第2节写“歌”:

随随便便哼支歌,歌声飘扬,自认为没人会记住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毫不费力地将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等施与别人。或许我们觉得这无足轻重。友爱、帮助等等被我们随随便便地施与,轻轻松松地忘却。表面上看,第二节与第一节毫无关系,其实是以箭作为歌的喻体。诗人的描绘揭示出某种相似:歌也像箭那样飞逝了,再也见不到踪迹。

第3节画龙点睛,在前两节貌似平淡的叙述后,忽然出现转折:

很久以后,发现箭插在一棵橡树上,同样,那支歌也自始至终活在朋友心中。诗人将“箭”与“歌”的相似关系扩展到新的层面:很久之后诗人在一棵橡树上找到了那支箭,同样,也在朋友心中找到了那一支歌——原来朋友一直把他的歌默默地珍藏在心中。

《箭与歌》之所以成为名篇,不仅由于它歌颂了深厚的友情,而且由于它构思巧妙。

诗人把箭与歌以同样的结构、同样的语气叙述出来——都是送入“空中”,都是“不知落于何方”,又都是眼睛跟不上。诗人的描绘抓住两者的相似处,构成比喻关系,化抽象为具体,使诗句充满形象感。更妙的是,前两节戛然而止,并不急于道出用意,而是给读者以思索玩味的余地,为第三节“卒章显志”打下基础。这样第三节指出箭与歌的归宿,就让我们豁然领悟到诗的主题。

《箭与歌》设计了一道参照原文比较译文的中英文诗作比较鉴赏题,可以组织学生研讨。英文原诗用词浅显,高二学生一般都能看懂。题目的指向不是比较译文的优劣,因为两篇译文各有所长,而是让学生通过比较或翻译,加深对原作精美之处的体会,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冯至《离别》是他《十四行诗》中的一首,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汲取了西方现代诗歌的艺术传统,尤其受德国现代诗人里尔克影响,灵活运用了西方十四行诗形式,熔铸了作者本人的特定时代的人生经历,表达了现代人的生命感受。写的是“离别”,但又不仅仅是“离别”,融入了丰富的人生情感内容。

《别离》作于1941年。原是作者在昆明时送给朋友的。那时,为躲避日寇的轰炸,诗人从昆明来到近郊的一座深山,但仍关心着天下大事。他的眼睛专注着多难的人生,“担负着工作的辛苦”。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他即便是抒发个人的感受,写别离这样的题材,也没陷入李义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窠臼,而是道出暂时的别离与永存的友情的辩证关系。

《别离》通过朋友别离这一特定视角,展开奇特的想像,讴歌了真挚的友情,也揭示了友情的意义和价值。诗人认为人间只要有友情的存在,有朋友彼此的勉励和支持,离别的痛苦也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友谊长青,人生不老。

《别离》是一首格律严谨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是西方的一种格律诗。它音韵回旋,有很强的抒情性,形式上分四、四、三、三行,或四、四、四、二行。这样的节奏往往含有“层层上升而又下降,渐渐集中而又渐渐解开,以及它的错综而又整齐,它的韵法之穿来而又插去”的特点,善于表现沉思的状态和歌咏比较永恒的主题。

第1节,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在把世界劈成两半,一股悲凉的情绪不禁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别离是痛苦的,但诗人并没有悲观厌世。诗人用“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样奇特的比喻来表达分别后的感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空阔起来,一种新奇感油然而生,获得全新的生命感受。

第2节中,诗人承上把分别看成是“降生”,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一切从零开始,投入生活,努力工作,“担负着工作的辛苦”,“把各人的世界耘耕”,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发展。

第3节,诗人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诗人认为:

人间只要有友情的存在,有彼此的勉励和相互支持,寒冷的可以变成温暖的,陌生的可以变成熟悉的,离别的痛苦也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并使每次重逢都有初次见面的新鲜感,使从前的体验也因为距离而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使友情永不衰老。

最后一节,思考进一步升华:

我们的人生仿佛是由一次次别离和欢聚组成,既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只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会使人觉得不知老之将至,“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友谊常青,人生不老。

《别离》从招手的具体描写开始,以抽象的感悟结束。淡化具体的离别场景描绘和过程交待,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

比如别离的地点,“我们”之间的关系(是老同学,还是老同事),都不明确。彼此间担负的是什么工作,这次相聚谈了些什么,也不清楚。这种情节的淡化,造成了主题明确性的减弱和诗意的朦胧。由身边感到冷忽然又感受到眼前辽阔,这种跳跃也是造成此诗难懂的一个因素。然而难懂不等于不可解。只要我们抓住此诗的重点不在交待事实,而是刻画内在情绪和表达深邃的哲理,便可品尝这首“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

学习现代诗歌,在大致把握诗歌情感内容的基础上,要养成一种多元解读的习惯和品质,要有一种对多元解读的宽容和尊重。冯至的诗却是培养多元解读习惯与品质的好材料。《离别》由于缺少具体的叙事情节,表达的是幽渺迷离的人生感悟,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统一答案,这就逼着我们必须调动生活的积累,代入诗歌中,展开自己的想像,真正的去多元解读。

《别离》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

第一节“起”,突出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第二节“承”,写离别后默默地承担、严肃地生活,第三节“转”,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第四节“合”,强调要平静地接受人生的聚散,坦然面对岁月的流逝、人世的变化。

全诗运用十四行诗“层层上升而又下降,渐渐集中而又渐渐解开”的结构特点,段与段,句与句,或断或连,表现诗意的关联或转折,加上全诗“abbacddcefgefg”的韵式,及以十音节为主而又伸缩变化的诗句,曲折而丰富地传达出对友情和生命的诗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