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简约而不简单——听《社戏》有感

简约而不简单——听《社戏》有感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25 03:01:50

简约而不简单

——听《社戏》有感

有幸听了丁老师的《社戏》,整个课堂朴实无华,却又让人回味;教学设计新鲜别致,让人感慨。整节课,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真是大道至简,大教无痕,简约而不简单。

一、切入别致,快速走近文本

上课伊始,丁老师问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学生七嘴八舌的说两遍三遍……丁老师总结道:哦,最少读了两遍,多的比三遍更多,对吧?非常棒。其实啊,丁老师昨天就感觉你们特别棒。你们提了那么多问题,而且很会提问题,但是很多人没有写名字,少了一次展示的机会。

丁老师和学生拉家常式的起课,不仅了解的学生的读书情况,了解多了学情;还鼓励了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好的读书从提问开始。

这里要讨论的重点不是导入,而是铺垫之后的切入:

大家的问题也给了丁老师很多启示,在同学们的问题里,丁老师发现了这样的秘密:《社戏》是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

丁老师的智慧就在于在众多问题中发现问题:这是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这个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却需要深厚的功力,不仅需要了解学情,估计学生可能提出哪些问题,还要对这些问题归纳总结,形成上课设计。这样切入一般都能放得开,但关键看能不能收得拢。也就是说,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如何处理整合这些问题,让它们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丁老师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简单的一个词,竟能提挈全文,统领整节课,真是简约而不简单。

丁老师的切入看似平常,似乎在拉家常,但这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师生关系,更体现了丁老师的智慧,展示了丁老师的匠心。

很多时候,学习一篇课文,我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切入,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才能更好地走进课文,有时甚至茫然无措,有时甚至弄得花里胡哨。日益喧嚣的今天,简单一点儿,简约一点儿,对语文,对孩子都大有裨益。很多时候返璞归真不仅的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智慧。毕竟大爱至简,大教无痕。

二、感知简约,向文本深处漫溯

整体感知时,像《社戏》这样的小说,我们常常会问:文章写了几个人,主人公谁,为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除此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感知方法了。于是一节课下来,似曾相识,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没有了新鲜感。然而,丁老师却别具一格——

1.题目是《社戏》,却还写了偷豆。2.“极偏僻的”平桥村,“但在我却是乐土”。3.优待与嘲笑

学生初读课文,绝大多数学生能轻松读懂故事情节:大家陪“我”看社戏。既然学生能读懂这个故事,再以此感知内容,梳理情节就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了。所以丁老师另辟蹊径,以“矛盾”切入后,丁老师展示了学生提出的三个“矛盾”问题,这三个问题,不仅帮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而且整体感知的内容没有简单地停留在“社戏”上,而是向文章纵深发展:题目是《社戏》,却还写了偷豆;“极偏僻的”的平桥村,“但在我却是乐土”;优待与嘲笑,多了一份深度和广度。同时这不仅照应前面,使整节课浑然一体,更重要的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既是一种展示,也是一种参与,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学生不仅能提出问题,在丁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走进文本,紧扣文本,还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的表现也不俗:不仅明白了社戏和偷豆的关系,清楚了“社戏”是线索;明白了偏僻的平桥村是“我”的乐土的原因;明白了优待与嘲笑并不矛盾,而嘲笑恰恰凸显了平桥村热情纯朴的民风。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宋人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的确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步骤。

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虽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像丁老师一样,认真钻研教材,整合教材,挖掘教材,充分把握教材潜在的能力因素和学生的思维基础,把思维的机会、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三、以读代析,玩味语言品人物

紧扣“矛盾”,围绕学生的问题,丁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1.双喜到底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 2.阿发偷自己家的豆,阿发是怎样的人?3.豆被偷了,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

分析人物形象,我们常常通过语言的赏析把握人物,学生不甚了了,于是老师常常喋喋不休,自以为分析的很透很美,学生那里却不起波澜。也许正因为如此,丁老师的分析也不走寻常路,整个环节不仅指导学生读书,更重要的是通过反复朗读,反复指导,引导学生理解把握人物人物性格,以读代析,真正把课堂让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师:好,圈划,读出来。大声读,我们有三十九个同学,读出来的声音应该比这个更大。(读书习惯的养成,虽然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完成的,但是我们节节课实践,就会成为孩子一辈子的习惯和修为。)

……

(生齐读:“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师:对,双喜的话应该怎样读?自己在下面试一遍。

(生试读。还是放不开声音)

师:在读的时候,把人物读活应该注意语气、语调、语速,还要注意它的轻重音。你觉得这个双喜是怎样的人?

生14:我觉得双喜是聪慧、善解人意的。

师:好,你把这种善解人意读出来。

(生再读。)

师:你读得比第一遍好了。能注意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面向生15)你听出了什么?

生15:我觉得这句写出了双喜很爽快。

师:嗯,很爽快。

生15:双喜“写包票”,你想我们都不喜欢写这些东西,而双喜很大声的说:我写包票,很爽快。

师:对,我们都怕写保证书,这里不仅写了双喜的爽快,而且写了他很仔细,为什么敢写包票啊?哦,你说(面向生16)。

生16:它后面说“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所以敢写包票。

师:哦,艺高人胆大。好,我们再来读一下。读的时候读出艺高人胆大的自信。

(生齐读:“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丁老师没有把持课堂的话语权,而是轻轻点拨,学生自己读,自己悟,理解双喜、阿发、六一公公这些纯朴善良的人物形象。

最后,紧扣最后一个矛盾:戏让人扫兴,豆也未必特别好吃,小说结尾却这样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文章结尾的解读,理解了主题:“我”不仅怀念当年的戏和豆,更怀念当时的人。

结课,丁老师不忘总结,不忘鼓励,不忘培养:

师: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些问题其实是同学们深沉的思考后提出来的,这说明在读书的时候不仅要能够得到一些知识,能够提出一个问题就更伟大。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伟大。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书,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批注的习惯。

丁老师用“矛盾”串起整节课,文本切入,紧扣“矛盾”;整体感知,解决“矛盾”;分析人物,品味“矛盾”;理解主题,赏析“矛盾”。整节课淳朴自然,简约而不简单。

上一篇: 社戏 下一篇: 关于《社戏》的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