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分析 > 声声慢评课稿

声声慢评课稿

更新时间:2024-04-19 23:01:08

《声声慢》描写的是李清照独对着孤雁残菊,手托香腮,珠泪盈眶的晚年生活景象。每个教师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篇声声慢评课稿,是以授课教师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并分析了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声声慢评课稿,一起来看一下。

声声慢评课稿由本站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今天小编推荐的这篇声声慢评课稿,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同时也欢迎您的补充和建议。

优点:

1、课前开始播《月满西楼》FLASH,营造诗词气氛,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学习情境创设得较为成功。

2、课前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得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而且自己也阅读了大量关于李清照的事迹及诗词,了解她的经历,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让学生准确把握愁的诸多内涵。同时在阅读中知道作者前后期的经历不同,词作的风格也不同。

3、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堂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质疑是主线。本节课可以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的充分的发挥,让学生自己品读意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到了让学生个体直接与文本对话。老师的点拨也十分到位。

4、课堂上讨论落到了实处,使学生明确具体任务,时间充分,老师在巡堂过程中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切实掌握学生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作业的处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作者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不足:

5、导入太长,意象品读拓展不足。也许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完全放开让学生去讨论,所以对意象的品读显得不十分到位,有点浅。

6、解决“如何入愁”问题时,我非常在意时间,显得过于急躁,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处理的不够从容,给学生时间不够充分,整个课堂感觉很“赶”。

7、课堂上老师的反应不够灵敏,应对学生的回答语言显贫乏,单一,对学生的个性品读,不能给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只泛泛而谈,做不到一针见血。同时对回答好的同学没能给予及时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