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分析 >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小学语文论文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小学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24-03-29 13:37:52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小学语文论文,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黄春淮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育人要育德才兼备者

“以德治国”需求“有德之才”,德育智育不可或缺

纵观当今学校、家庭、社会,“重才轻德”或“教子无方”屡见不鲜,加强德育已刻不容缓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德育对学校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为此,我们要对症下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德育工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本着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要求,把德育工作的内容、目标、要求等具体化,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具体行为来实施,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学校德育内容与社会发展新形势之间存在矛盾。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等等,都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随之变化。而当前我们的德育习惯于把完美无缺的人物形象教给学生,而忽视了抓常规、抓基础、抓做人道理的教育,这样出现了诸如以下现象:有些学生可以为希望工程慷慨解囊,但对班级损坏公物少有人过问;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慷慨陈辞,而对同学的舞弊现象持宽容态度。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较为脆弱。尤其在当前独生子女时代,孩子受到的注意和宠爱同以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种一直被关心和宠爱的环境,使他们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让他们在考虑问题时,更多思考的是“别人该对我怎么样”,而不是“我该对别人怎么样”。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已经习惯于受到人们的注意,一旦这些注意减弱,他们马上就有被漠视的感觉,并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观。

学校德育工作方法贫乏成为制约学校德育发展的症结所在。许多学校采用强制性灌输、命令式谈话、指令性改正等方法。这些方法本身带有强制性,这种强制性“灌输”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对于个别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又缺乏强有力的教育管理措施,校规校纪等约束措施对这些人来说常常显得苍白无力。

学校教育要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全体教职工都应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岗位上担负起育人职责,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其他任课老师往往只注重教学质量,很少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

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良好思想品德是学生的首要素质,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把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当前,学校要进一步充实和改进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育资源,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要根据独生子女增多的实际,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增强自理能力的自我服务、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和工农业生产劳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经受各种考验,培养他们的意志、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要通过开设心理咨询课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及心理测试等服务,矫治和预防在校学生的一般心理障碍;除了采用“正规手段”开展德育工作外,还要着重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学校、文明校园活动,努力形成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德育工作重点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学校里的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通过最基本的活动单位——班级进行的。班级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亲和力首先表现在自己所在的班级里。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班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和教育者,对学生的成长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既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把自己的工作同培养“四有”人才联系在一起,又要善于协调工作中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经常主动地与科任教师联系,了解情况,分析学生特点,共同抓好学生的德育。

德育是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受教育者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思想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因而,德育工作者要摒弃“居高临下”和“一劳永逸”的认识误区,树立平等、友爱的观念,以细致的教育方法,去说服、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共性和个性、长期性和临时性、基础性和方向性、系统性和开放性有机结合起来,把教会学生怎么去作和

为什么要去做结合起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要遵循教育规律,区分教育阶段,循序渐进提高,强调知行统一,搞好各个教育阶段之间的分工衔接和协调配合,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使课内、课外教育都联结成一个整体。

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根据调查问卷,我们出一题“对你影响最大的教育”的问答题,答案统计表明:家庭教育占24%,学校教育占51%,社会教育占25%,可见,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的影响在学生的成才中有着显著作用,德育工作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却常常令人失望:现代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让孩子过着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物质生活,忽视了对孩子自强、自立等意志的培养;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遍心理,然而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部分家长思想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体现在家庭教育方法上,物质刺激或简单粗暴多,耐心细致关心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行的少。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学校;有的家长自身素质不高,自己在孩子面前行为不检点,做不该做的事,致使孩子染上一些恶习。这样,往往很容易出现一种后果:学校在殚精竭虑地净化孩子的心灵,而当孩子走出学校进入家庭时,却接受了另一种教育,另一种氛围的渲染,从而污染了孩子纯洁的心灵,学校教育效果与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相抵消。

学校仅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当学生离开校园后,就融化于社会生活的海洋,无时无刻都在接受来自社会上的教育,而当前社会的德育环境还存在着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一些书刊、杂志、录像传播低级趣味的东西;有些娱乐场所,虽然经营者在门口树着醒目的“谢绝学生入内”牌子,学生却仍可长趋直入,无人阻拦;还有个别小店铺老板,昧着良心赚黑心钱,学生旷课逃学,不是劝其回校,而是为他们提供打扑克、抽烟、喝酒的场所;一些不健康电子游戏软件的出现,也正在污染着孩子的心灵。

实践证明,德育教育要围绕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立体交叉的德育体系和教育网络,优化育人环境,使它们相互协调、同步互衬,这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一条捷径。因而,在校内,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形成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在加强与改进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加强各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在强调党组织、政教处、政治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还要强调全体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强调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要重视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让学生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文明行为。要努力净化教育的外部环境,使社会教育成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阵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在孩子们面前要注意自我形象的塑造,要避免把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带进家庭,毒害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还必须重视教育手段,不要把教育方式简单化。通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创建德育特色,德育论文,德育,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