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内容建设

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内容建设

更新时间:2024-04-20 12:06:25

语文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理念,为此大家都在积极钻研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确,课改三年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气氛更民主了,学生更自主了,互动更多了,读书声更响了,讨论更热烈了,教学拓展更深了,多媒体引进了等等。其实细察一下,不难发现上述变化主要还是在课堂形式上体现新理念,它们掩饰不了另一个事实,即语文课堂教学的肤浅化倾向,如目标模糊不清,语言品味蜻蜓点水,拓展探究严重游离于文本等。因此,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决不能流于形式,更多关注课堂教学内容的建设才是语文教学的出路。我们认为须要切实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思路、策略、效果、资源这五个方面内容作出新的整体观照与探究。

一、教学目标:把准“三维”,和谐共融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第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时下,关于教学目标的认识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一种是认为新的语文课更注重动态的生成,倡导非预设的课堂教学,所以应淡化教学目标;第二种是认为传统的“目标教学”好,因为按部就班,逐条完成,利于操作;第三种是认为学生在课堂中能各有所“得”即可,无须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第四种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目标应体现“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毋庸置疑,上述四种认识中“三维目标”是理论与实践价值最高的,当然其操作难度也是最大的。主要难在“三维目标”的“融”字上,老师们在操作中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变为“加”字。其原因想必是我们老师对“三维目标”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三维目标”不是一个直线性的目标,而是一个有机融合、螺旋上升的目标。这就犹如我们身体成长是靠每天在饮食中同时摄入多种营养成分一样,而非今日先把肚子填饱,明天再补维A,后天再补维C。在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制定分条条是为了表述的方便,而非操作的步骤。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应立足于“过程和方法”,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是在前两个维度中不露痕迹、水乳交融地完成的。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教学《群鹤翔空》运用了“三句话自读法”,即“速读课文,整体式概括;寻读课文,板块式积累;细读课文,多角度品味”。正是在“速读、寻读、细读”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概括、积累、品味”的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分类识记了语言知识点。“群鹤精神”正是在整个文本的品读过程中,无形地渗透、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着学生。余老师的这课教例就是对“三维融合”思想的形象注解。

二、教学思路:理清“三路”,同步共振

叶圣陶先生曾有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作者思路之外还有教师教路和学生学路。对于文章分析鉴赏而言遵循作者思路是必须的,而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则应以学生学路为中心,让作者思路、教师教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发挥作用。这种课堂教学中“三路”的关系,套用叶老的话说就是“学生学有路,遵路识斯真”。

在实际教学中,“三路”并非是天然和谐一致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因为作者、教师、学生之间总存在着阅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故而须要对它们合理调整,优化教学结构,寻找“三路”的平衡点,从而使其能在教学变化中同步进行,产生和谐共振。

要实现“三路”的同步共振,首先得把握好学生的学路以及透彻领会作者的思路,其次才能在此基础上定好教师的教路。把握好学路关键是要把握好学生的能力点、障碍点、愤悱点、动情点,努力克服学生的思维疲劳和情感冷淡。造成学生的思维疲劳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问题难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二是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屑一顾。学生的情感冷淡与思维的疲劳有很大关系。当学生处于一种疲劳或冷淡状态时,即使文章再美,教师讲解再精彩,恐怕也是一堂沉闷、无味、失败的语文课。所以我们认为实现“三路”同步共振的切入点是设计能激发求知欲,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难度适中的问题。例如教学《阿里山纪行》时,老师首先和学生一起跟着音乐唱《高山青》和《大海啊,故乡》,然后问学生:“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引用了台湾和大陆的民歌,你认为作者用意何在?”在创设了“唱”这一轻松的情境后,巧妙设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是“表现作者游览阿里山时的内心喜悦之情”;有的说是“开篇作者去台湾,所以唱台湾民歌,结尾回来所以唱大陆民歌”;有的认为“两首民歌遥相呼应,是两岸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有的认为“作者引用两地民歌实际上巧妙地寓含着一个期盼,就是两岸能够和平统一”。这里我们看到作者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已经紧紧地衔接在一起,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已在教学的进展中同步产生了高度的共鸣。

三、教学策略:利用“三论”,促进共生

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多种多样,如何选择运用,因人因课而异。我们认为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巧妙利用争论、讨论、辩论这“三论”策略,对于改变传统语文课的沉闷、低效和无味会大有裨益,它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争论、讨论、辩论的顺序是按照理性程度递进排列的。

争论是学生在文本学习中遇到与老师或同学不同的见解时,表现出来的对对方观点的彼此不服和彼此强烈地排斥与否定,是理智程度最低的。争论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是难得的教学生发契机。对此,我们老师应敏感地抓住并促使生成,不可视而不见;同时更应主动放弃“话语霸权”,有意创设争论情境,把语文课堂变为“多言堂”。

讨论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指在争而不决的情况下,大家静下心来,对争论的话题冷静地交换彼此意见,以求得问题解决的一种发展性教学策略。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调控,力避讨论的娱乐化倾向。另外,老师还要注意恰当评价,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意见,以引导思维的深入,反对笑而不答、默而不语。

辩论是在争论和讨论都无果的情况下展开的一项理智程度最高、感情最激烈、语言最犀利的唇枪舌剑的对话。实际教学中,辩论形式不必像辩论会那样正规,可以是两家对阵,也可是三方互诘;每方不必拘泥于只能由一、二、三、四辩陈辞,凡是每方的支持者皆可出言相助。学生可以在辩论中学会摆事实、讲道理、条分缕析,击对方要害,立自己观点。课堂辩论是争论和讨论的升华,是对问题理解的深刻性和个性化的体现。课堂辩论能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有三点要说明,一是实际教学中,并不一定要“三论”俱全和循序渐进,应完全根据课堂教学具体情境灵活运用。二是对于有价值、有难度的问题讨论一番,集思广益,恰到好处。但切不可为热闹而讨论,以讨论掩盖教学的虚弱。三是我们老师要保持思维的敏锐性,敢于抓住分歧意见,善于激发引导,如此,课堂才能在“论”中生成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

四、教学效果:达成“三化”,全体共进

在许多不同级别的语文公开课的评课中,我们听到的几乎都着眼于课堂结构是否精巧,氛围是否热烈,媒体运用是否恰当,教学模式是否先进,以及常会在一些小的教学细节上纠缠不清,有的甚至大做文章。总之,重视的大都是课的“艺术”成分,却很少有直接关注课的教学效果,或者说很少有从效果角度来评价过程“艺术”的。众所周知,任何教学行为都直指教学效果,不考虑效果的任何再“艺术”的教学行为都是盲目、徒劳、枉然的。想必这可能是一些老师对新课程“注重过程,淡化结果”的极端化理解所致。那么,好的教学效果是怎样的呢?我们以为语文课的教学效果要努力达成“三化”,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三化”即指活化知识、内化方法、优化情意。

传授知识是任何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任务,语文也不例外。一节课下来,总有或多或少的知识点须要学生了解和掌握。长期以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方法主要靠死记硬背,背到后面忘了前面是常有的事。由于缺乏理解,知识点之间也常常发生混淆,即使有的同学能记清,但面临运用时有的就不知所措了。所以传统课堂的知识教学几乎是囫囵吞枣地记些死知识。活化知识就是要求对知识在理解上记忆,在运用中掌握,达到活学活用。

笔者曾对自己新接手的班级作过调查,得知学生觉得语文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学生掌握的语文学习方法太少。我们以为“方法太少”的原因要么是老师教得少,要么是老师教了,学生掌握得少。前者是老师的教学理念问题,后者是老师的教学方法问题。毫无疑问,方法要教,正所谓“授人以渔”胜过“授人以鱼”,只是“授渔”之法不能机械灌输,而要注重内化。方法的内化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习的方法通过必要的训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能力,而不是作为一种“附加物”让学生去记。被内化了的方法犹如溶入了血液一般,已成为学生内在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方法的内化必须通过必要的训练才能达成,虽然新课标不提“训练”,但不代表不需要训练,这点我们老师务必弄清楚。课堂教学中的训练要做到两点,一是训练的点应源于文本,注重将文本中所渗透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不可游离文本,随意训练;二是要创设多样的训练形式,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和操作的训练场”。

如果说活化知识和内化方法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那么优化情意着重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优化情意是指每一节语文课都要注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更优化,即实现于漪老师说的“育人”目标。优化学生的情感就是要防止和救治学生的“精神缺钙”,培养他们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情感,做合格的“人”。学生情意具有内隐性,一节课中其是否能优化是不好准确检测的,但完全可以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和交往状态上“看”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