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更新时间:2024-04-17 00:23:49

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素质化的教学模式。当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应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研究性学习这种模拟科学研究的情景和过程的学习方式具有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学力发展的重要功能,在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过程中,显示了非同寻常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具体实践的角度来阐述研究性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一、 问题的提出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推广使用,初步改变了语文教材面目陈旧、索然寡味的状况,给高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能力,鲜明地表达了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教材的革命,必将带来教学方法的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我们探索“研究性学习”教学法提供了契机。本文试图通过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勾勒,探索新教材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 理论依据

1、 认知结构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习得新信息、转换、评价。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同时,布鲁纳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他强调学习的过程,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另外,布鲁纳强调内在的动机: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力,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使学生有一种寻求才能的内驱力,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地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如果错了,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如何纠正。

2、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在奥苏泊尔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他提出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是:学生表现出一种在新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学习内容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他的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3、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了教育的首位。他强调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提倡要弘扬学生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选择、分析和运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为此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同时,语文阅读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重视创造性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又为此打下了基础。而罗杰斯等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在阅读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了人文基础。

三、 研究目的

1、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新人才。在阅读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一扫“填鸭式”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将课堂开放到现实的情境中,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和批判、创新的精神,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需要。

2、 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在阅读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范围和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名副其实的主体。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构建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阅读学习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系统传授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知识,在过程中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这时,学生才真正处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

四、 课堂教学实践

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组合有两种基本形式,单篇和单元。

1、 单篇课文

单篇阅读课文的研究性学习,比较适合于讲读课文,比如《内蒙访古》,作者翦伯赞以其独特的视角记游内蒙,借古讽今,旁征博引,记游中处处流露作者的历史观,这就使此文的教学有了一个独特的切入口:《内蒙访古》的史学意义,也自然成了本篇课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再如《拿来主义》一文,可以设定学习课题“《拿来主义》的形象说理”,让学生去分析相关文字,透视种种“形象”,明示作者的观点、态度。攻克了这一点,也就读懂了这篇课文。这种基于读懂本篇课文的学习,可作必做课题。还可以设立“从《拿来主义》看鲁迅文化观”、“‘拿来主义’的社会意义”等学习课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作更高层面的阅读研究。这种学习课题,可作为选做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