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非原创“好课”同样可以是好课

非原创“好课”同样可以是好课

更新时间:2024-04-20 15:25:00

一堂非原创“好课”引发的思考

“好!这节课太好了!我觉得,这几天听下来,这节课最好!学生的热情多高!”

“是的,我也有同感,这节课不但设计精巧,而且情感情感丰富,语文味也很浓。学生学得很主动。”

“说实在的,她平时上课只一般。她是不是模仿了别人的教案?”

“是模仿的,我在杂志上看到过类似的教案,差不多。”

“啊,那太可惜了。抄袭!那至少要降几个档次。”

这是在“区中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听了城区一位女教师的《搭石》(人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一课后,几位评委的议论。这位女教师上的课,确实模仿了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比赛中一等奖获奖者、南昌市教育局教研室王玲湘教师的《搭石》。教学设计、教学语言和课件都非常接近,有些环节可以说惟妙惟肖。对这样的课,到底该怎样认识和评价呢?

在随后的深入讨论中,评委们出现了好几种明显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可以算好课,模仿得好也是本事;另一种认为,不能算好课,模仿近于抄袭,要坚决杜绝,好课应该具有创新性;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对名师的名课,只能借鉴,不能模仿。

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小学教育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师名课,教育信息化又为这些名师的观念和方法走向全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节好课出现后,用不了多久,马上可以从互联网、光盘或报刊杂志上看到,或动态或静态,或有声或无声。这种态势,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普通教师的学习和提高,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课堂创新的问题,势必会出现观念上的模糊与评价上的混乱。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模仿名课呢?笔者想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创新不同于文学创新

课堂创新是指不断地给某个学生群体以新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能快乐地、有效地学习,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文学创新是指不断地用新作品奉献给广大读者,让他们经常得到精神的滋养和享受,从而丰富生活,调动和激发生活情趣。

粗看起来,上述二者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明显不同。其区别主要有二:

一是对象的固定与灵活。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某个特定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数量有限、人员固定。一个有创意的设计,不管它多么新颖,其受益面也相当有限。只有通过他人的模仿,才能逐渐扩大受益面。正像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一样,如果只在试验田里耕种,不进行推广,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极小。而文学创作则不同,一个新作品的诞生,它的读者往往是非常广泛的,而且是不固定的。没有任何一部优秀作品一出世就规定:只有哪几个人可以看,或者只有什么年龄段的人可以看。更重要的是,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功能很强,大多都是自然而然传播的结果,用不着过于有意识地去推广。正因为如此,文学作品可以被重印但不允许抄袭。

二是克隆的难易程度。文学作品的抄袭是很简单的,重新复印一遍就是了,可以用机器来完成。而课堂教学是很难克隆和复制的,有时连原设计者、执教者自己也无法重复。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的,课堂效果需要互动来完成。一个方案在这个群体中实行,效果不错,而到另一个群体中,效果则可能并不尽如人意。而文学作品没有互动,作品一出世,到读者手上,读者如何解读,与作者无关。因此,课堂模仿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文学创作上的“抄袭”。

学生的学习才是好课的基本标准

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是立足于学生还是教师?毫无疑问,应该立足于学生,即学生学得是否主动、是否有效。换句话说,评价课堂教学的最直接也是最终的指向是看学生,而不是只看教学设计和教师的表现。如果教学设计十分新颖和精巧,教师表现淋漓尽致,可学生听得莫名其妙、云里雾里,那也不能算好课。反之,在教师们看来,某个教学设计并不新颖,而在学生看来,却是新颖的,而且学生很感兴趣,学得非常投入,这就是好课。课堂教学有没有新意,教师和学生的认识不在同一层面上,教师可以跑来跑去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能够听到“同课异构”的课,而学生一般不大有可能听多位教师给他们上同一篇课文。因而教师认为没有创意的课,学生完全有可能认为有创意,而模仿名课的现实意义就在这里。

如果规定模仿不能算好课,这就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就像培育出优良品种而不推广应用。课堂创新是有限的,不允许模仿名课,过分追求课堂创新,容易导致课堂追求“花哨”或“险绝”,容易催生课堂噱头和轻佻。当然,模仿也应灵活,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余秋雨的书一出来就被盗版,为此他深恶痛绝,曾发誓不再操笔,因为版权受到侵害,经济利益严重受损。而一位名师的名课一公开就被模仿,名师不一定就不开心,更不会对此深恶痛绝,因为学生是真正的受益者。名作与名课的区别,也许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