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寓言二则 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二则 教案教学设计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25 09:41:45

寓言二则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2 个生字,能理解并讲出“寓言、喘气、巴望、筋疲力尽、

一大截、窜出、撞在、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的意思。

2.联系课文,认真读懂每一句话,训练理解句子的能力。

3.懂得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怀着侥幸心理,谋取意外收获。

4.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词语,理解二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思路:

明确课文的体裁,指导学生预习,知道“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

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它往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初读

课文,感知课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可笑形象。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

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

意,理解成语“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的意思。利用课文插图,复述课文,

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指导预习,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明确什么是寓言。

1.板书课题。解题。(可先让学生试着回答,然后教师讲解)寓言和童

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

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

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揠苗助长》就是其中

的一条。注意要短的并自成段落的文字才用“则”,成篇的文章不能说“则”。

学习寓言,要先理解课文,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想一想故事用来说

明一个什么道理。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板书:揠

苗助长)

2.学习《揠苗助长》。

(1)解释:“揠”是拔,“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长”读zhǎng,

不读cháng。

(2)学习生字词。要求借助拼音拼读生字后自由读课文。提示几个生字

的笔画和写法。

“ 筋”,上下结构,下面是左右结构,注意下面的“月”和“力”要写

得紧凑些。“费”,下面的“贝”略比上部分窄一点。“截”,上面的“土”,

底画要向右长一些,下面的“隹”靠左窄小一些,右面写“戈”除去“横”

的另一部分。

二 初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动。

1.默读课文,看看哪些词句表现了主要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动,要求学

生在书上画出来。

2.指导学生看插图,用勾画出的词句,说说画面上的那个人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么做的。

三 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1.先看看那个人最初有什么希望,后来是怎么想的。读课文的句子,说

说关键的词句是什么。

理解:巴望(眼巴巴地盼望)。

(板书:巴望,长得快些;想、帮它们长)

2.再看看那个人有哪些言行。读课文的句子,说说关键的词句是什么。

理解: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

(板书:天天看、焦急地转来转去;跑、往高里拔;回;)

3.那个人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可笑的?动脑筋想一想。

(抓住“可是、好像、终于、急忙、从……到……、一边……一边……,

加以体会)

4.想一想,怎样做禾苗才能长高?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按照禾苗生长的季节,浇水、施肥、除草,禾苗才能长高。)

四 抓住故事的前后顺序,分析因果,揭示寓意。

1.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来叙述这个故事的?(4 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

主要有几句话,主要说什么?)

2.这个人有哪些想法?他为什么这样想?(板书:起因、想法)

3.在想办法前和想出办法后,他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板书:

语言行动)

4.他自己这样想和做了以后,他自己怎么样?禾苗怎么样?(自己筋疲

力尽,禾苗都枯死了)(板书:筋疲力尽、都枯死了)他自己认为结果会怎

么样?实际结果怎么样?(自己以为力气没白费,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实际

上禾苗只是拔高了一大截,最后都枯死了。)[板书:长高了一大截(结果)]

理解:筋疲力尽、喘气、白费、一大截、枯死。

5.说说这个故事包含着一个什么道理。(光按自己的意愿办事,不顾事

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只能把事情办糟,与自己的愿望相反。做事

要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才能把事情做好。)

6.回答课后有关问题,理解课文中心内容。

7.想一想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或事,举例子说一说。(加深对课文

寓意的理解)

五 对照插图,复述、背诵课文。

1.看插图,想一想这幅图表现的是课文中哪些部分的内容,你是怎么看

出来的?

2.按照课文的顺序,说一说每一自然段句子的内容。

3.试着按顺序背诵《揠苗助长》。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 背诵《揠苗助长》,引入《守株待兔》。

1.背诵《揠苗助长》,说说这则寓言讲明的道理。

2.复习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3.导语:寓言都要讲明一个道理,怎样才能明白这个道理呢?这节课学

习《守株待兔》,就要运用这种方法,先理解课文内容,再想想这则寓言讲

了一个什么道理。(板书课题)

4.学习检查生字词。读准“窜”(cuàn)、“撞”(zhuàng)和“桩”

(zhuāng)、“滋”(zī)、“锄”(chú)的字音。提示“窜”和“锄”的

写法。“窜”,上下结构,下面是个“串”字;“锄”,左右结构,右边是

个“助”字,要写得紧凑些。

二 解题质疑,初知课文内容。

1.齐读课题“守株待兔”,提出疑问。

(1)解释:“株”是指露出地面的树根,也叫树桩。“守株”是看守着

树桩。“守株待兔”字面上是说看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2)那么,谁守着树桩等待兔子?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待兔子?他是怎

么想、怎么做的?结果等到没有?反而怎么样了?

2.带着有关问题默读课文,然后简要回答问题。(种田人因为在田边树

桩旁,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死兔,想着以后还会不断地捡到,于是,放弃种

田,整日守在树桩旁等待野兔来撞死,结果再也没有野兔来,庄稼反而全完

了。)

三 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齐读第1 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说什么?(写一

个种田人,在田里看到一只野兔撞在树桩上死了。)(板书:不知怎么,撞

死)

理解:窜出、撞死。

2.指名读第2 自然段,说说写他捡兔子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自捡)(板

书:自捡)他是如何想的?(每天能白捡一只兔子就好了。)(板书:要是……

那……)神态怎样?(乐滋滋)他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理解:乐滋滋

3.出示思考题,按要求默读第3 自然段。

(1)那个种田人这样想过之后又是怎样做的?(板书:行动)哪个词语

能看出?

(2)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这样做他有没有再得到死兔?为什么?

(4)他田里的庄稼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

4.讨论回答4 个思考题。

(1)这样想过之后,他整天不种庄稼,坐在树桩旁边等野兔到来。关键

的词语:“从此丢下、整天……等着,看……再跑来……”。(板书:丢下、

坐等)

(2)因为他想再得到兔子。

(3)他再也没有得到死兔,因为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本来是件极偶然的

事,而他却把它看成是不断发生的事,当然他也就再也得不到兔子了。

(4)他田里长满野草,庄稼全完了。(板书:庄稼全完了)

四 分析理解,揭示寓意。

1.读课文,回答问题:那个种田的人在得到一只在树桩上撞死的野兔以

后,他想到了什么?没想到什么?

(他想到的是每天捡一只撞死的野兔,就用不着种田了。没想到的是野

兔再也不会跑来撞死在树桩上,如果整天坐在那儿等着,恐怕不但等不来野

兔,自己反而会饿死了。)(板书:想法)

2.读课文,讨论:那个种田人后来之所以守在树桩旁边等待撞死在树桩

上的野兔,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偶然白捡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又肥又大的野兔。)(板书:

起因)

3.讨论:你觉得那个种田人哪些地方可笑?(想法、做法)他的这些可

笑的举动得到了什么样的惩罚?(庄稼全完了)(板书:结果)

4.说一说,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得到一个意外

的收获,便停下来放弃努力,心存侥幸心理,希望再得到更多的意外收获是

根本行不通的。)

五 对照插图,复述课文,背诵《守株待兔》。

六 阐明成语,进行巩固练习。

1.介绍成语,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是两个成语。前一个常常用来比喻只凭主

观愿望,违反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的做。后一个比喻死守偶然的经验。还用

来比喻想靠偶然机会,不必费劲而得到现成的东西。

2.完成“思考·练习”第3 题。

附:板书设计

资料提供者: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