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练习题 > 课后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指导

更新时间:2024-03-28 19:07:39

第六单元 动物世界

学习目标

1.阅读

(1)识记、理解、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领悟课文,积累文章中精彩生动的语句。

(4)在阅读中抓住关键的有表现力的语句,并能对其做深一层分析。

(5)学会详细复述课文。

(6)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作

(1)学习本单元作者精当传神的描写。

(2)学习本单元的写作特点,利用所学到的写作技法生动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或叙述你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3)学习用作比较的方法来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3.口语交际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学法指导

1.单元聚焦

本单元选编了五篇描写动物的文章。它们是郑振铎的散文《猫》、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诗人牛汉的代表作《华南虎》、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动物小品《马》和蒲松龄的传奇故事《狼》。这些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反映了人类对动物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存轨迹。

这五篇文章选自古今中外不同作家的作品,体裁多样(小说、散文、诗歌、科学小品)。古今中外描写动物的文章非常多,其中不乏名家名篇,但这些文章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题材:

(1)西方纯粹的动物小品。它们从科学的角度比较客观地描述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比如,七年级上册选编的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本单元选编的布封的《马》等。

(2)反映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文章。它们一般不会脱离环境而单纯地描摹一种动物,而是将这种动物放在人类社会中去体察它的处境和遭遇,比如郑振铎的《猫》等。

(3)借物寓人的文章。它们往往把人类对某种现象的批判、对某种精神的崇敬寄托到某种动物身上,间接地表达作者的理想和追求,折射人生的思考,比如牛汉的《华南虎》、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等。

本单元囊括了这三种题材的文章,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猫》通过“我”三次养猫的故事,表现了对弱小者的深切同情,寄意遥深。弱小者总是不幸的,尤其是被冤屈、被侮辱、被损害的命运随时随地都可能降临到它们的身上,它们不能言说、不能反抗。特别是作者通过第三只猫的遭遇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叩问,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斑羚飞渡》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生存的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斑羚在危难时表现出来的勇气、智慧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受到心灵的震撼,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

《华南虎》:有着美丽容貌、强健形体的华南虎被囚于人类的牢笼,远离了广袤的山林--它生活和精神的家园。人们可以在肉体上折磨它,可是,华南虎仍然会不屈不挠地抗争下去。这首诗写于一个最没有诗意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表现在当时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我”不屈服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马》: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人性化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生活着的马匹”由衷的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狼》: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全文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即:狼无论多么狡猾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被人的勇敢和智慧所战胜。

2.阅读建议

在第一学期,我们已经学过统观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方法,老师也不断地告诉我们要改变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相信同学们都有了亲身的体会,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一单元,建议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运用已有的知识,进一步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在这个单元,我们还要重点学习通过揣摩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揣摩、学习和运用对比方法。《马》中作者将马的外形和其他的动物进行比较时,态度不是客观的,因为动物的外形是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适应自然自行演变的结果,无所谓优劣。因此,要根据写作需要恰当地运用这种对比描写的方法。

(3)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生命是相通的,在动物身上,也可以曲折反映人类的理想和追求。被囚于牢笼中的华南虎,代表着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与之相对的是禁锢自由,代表邪恶的铁笼。两者之间激烈冲突,表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这首诗的象征意义超越了那个特定的时代,就是在今天也有积极的意义。体会文章的象征意义对正确地理解这首诗有重要的意义。

3.相关知识

(1)查找积累相关作家的文学常识,如郑振铎、布封、沈石溪、蒲松龄等。

(2)课外阅读《聊斋志异》,了解该书的内容、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