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案设计 >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返回课文

更新时间:2024-04-23 23:04:25

一、确定自学目标,引导学生先学初探

师:(板书课题、作者及朝代)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大家一起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师:这首诗同学们之前已经按照老师的自学提纲进行了认真的自学。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自学提纲。

(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纲)

师:自学提纲有三个要求:一是熟读诗歌,

特别注意诗歌中多音字的读音;二是理解诗句,

要运用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

理解诗句,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三是先提出一至二个问题,然后尝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已经解决了,你可以把答案告诉大家;如果还不明白,在小组学习的时候你可以问问其他同学。

(点评:自学要求明确,不仅有目标要求,而且有方法指导,能有效激励、指引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先学先探”的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群学群探

师:下面我们带着学习的收获进行小组交流,请组长主持。

(大屏幕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步骤。主要从朗读、理解、讨论疑问、合作展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引导。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学习步骤认真开展合作学习。各组学习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每一个同学都在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比较充分,达到8分钟。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在各组间巡视,倾听,指导。)

(点评:在先学先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一是给了每个学生先学先探的所得在组内得到展示的机会,二是可以使个体先学先探所得在组内实现共享,实现组内个体间的所得互补,三是通过展示与互补,相互激励,彼此触发,提高学习效果。合作学习的过程实际是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过程,也是获得愉快学习体验的过程。妙!)

师:刚才各小组在认真地学习、交流。下面我请几个小组上来做展示,看哪个组的同学最自信。

学生活动:

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都给自己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如“活力组”、“书香组”、“阳光组”等等。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每一个同学都自信地把手举得高高的。

(点评:先学先探了,小组合作学习时先学先探没有弄懂的不少问题也在组内相互交流中又得到解决,学生自然会“都自信地把手举得高高的”。)

师:请“活力组”的同学上台展示。

学生活动:

“活力组”的全体同学非常开心地上台并“一”字排开,由主持人主持展示过程。先让小组成员展示朗读,读得正确、流利;接着有两个同学领读“间”、“重”等多音字的读音,讲解不同读音所表示的不同意思,这些多音字在本诗中的读音和意思;再展示了对这首诗的理解,由四个小组成员一句一句讲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提出的问题是: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为什么要用“绿”?并公布了本小组同学讨论的答案:这里用“绿”是说春风吹过以后,草变绿了,长江两岸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师:请对“活力组”的展示做点评。

学生活动:

学生表扬活力组朗读很有感情,理解诗句也很准确,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自己解决。指出的不足是:没有解释题目,也应该适当介绍一下作者。还建议他们,要根据汇报的顺序来确定小组成员站立的位置。

(点评:小组展示,每个个体展示的是小组集体的学习所得,避免了个体发言的紧张。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代表集体的个体往往会表现得更好,因为每个个体在集体里有了角色感,有角色感就会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自然会转化为“我要为集体争光”的行动。)

师:刚才这个小组展示了朗读、理解,也展示了他们提出的问题,水平很高。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准确。现在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来展示,要学习第一小组的优点,同时还要注意尽量跟他们不一样,要有创新。

(其余小组再次把手举得高高的)

师:请“书香组”为大家展示。

学生活动:

书香组首先把朗读和理解诗句结合起来进行展示;然后出题考大家:

学生问:本诗的作者王安石是什么人?

学生答: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做过丞相,写过很多诗歌、散文。

学生问:作者王安石是在什么时候写这首诗的?

学生答:我从“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知道,王安石是春天的时候写这首诗的。

学生答:我从“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知道,王安石是在春天的晚上吟诵这首诗的。

学生问:诗中写了“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名,哪里才是作者的家乡?

学生答:诗的题目是《泊船瓜洲》,所以瓜洲是作者停船的地方,不是他的家乡。第一句说“京口瓜洲一水间”,我认为“京口”就一定是作者的家乡。

学生答: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一条长江,所以京口不是作者的家乡。作者的家乡应该是在“钟山”。

(点评:小组展示形式发生了变化,反映了学生的创意追求,这也是老师所期望的。这种创意追求在小组展示时候最容易表现出来,因为我们是“书香组”,而不是“活力组”。“我们一定要与别人不同!”这是每个组员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

师:(出示简单示意图)瓜洲在长江北岸,京口就是今天的镇江,在长江南岸,与瓜洲隔江相对。钟山就是现在南京的紫金山,是作者的家乡。从京口到钟也只是隔着几重山。

(点评:教师及时补充,非常有必要,这是这首诗理解上的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表扬书香组,并给主持人提了建议:要认真听别人的回答,当别人回答错了的时候,你要给他指出来,不要只说“谢谢”。)

师:我还想请一个组上来展示,最后这个组展示的水平应该更高。

请“阳光组”为大家展示。现在你们准备的有些内容可能已经跟别的组重复了,你们准备怎么调整?

生(阳光组主持人):下面我给大家讲讲这首诗的意思:先看我的板书(学生画了一张简单的标有“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名和长江、山峰的示意图),京口和瓜洲之间只有一水之隔,钟山也就是南京,它跟京口也只是隔着几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又是一年的春天到来了,作者离开家乡,什么时候才能在明月的照耀下回到家乡。这句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师:你像一个小老师一样,讲得非常好。你们组有问题吗?

生(阳光组另一同学):我们组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离开家乡?经过查找资料,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作者当时生活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生存,迫不得已只发好离开家乡。最后一句其实就是整首诗的灵魂,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但回答得是否准确呢?我们先把它记下来,等一会儿我们再讨论。

(点评:学生讲解比老师讲解,学生听得会更专注。这不仅是形式的变化,而且是教学思想的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三、提炼核心探究题,引导学生深度探究

师:现在我们齐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思考诗歌中每一句话的意思。

(生思考性地齐读)

师:再轻轻地读前两句。一边读一边思考:前两句集中写了一个什么意思?

(教师让学生反复读了三遍)

生:作者所在的瓜洲离家乡很近。

师:(板书“近”)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要把“近”的意思读出来。

(生齐读前两句,通过抓住“一水间”、“数重山”等关键词,突出了“近”。)

(点评: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是把诗读“厚”,这里是把诗读“薄”,厚薄之间意趣盎然。以“近”来引导学生读好诗句非常巧妙!)

师:再轻轻地读读后两句,一边读一边思考:后两句又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能把你体会到的意思读出来。

(生齐读后两句,突出了“又”、“何时”、“还”。)

师:能像前面那样,用一个字来概括后两句诗的意思吗?

生(齐声):还!

师:下面我们把这首诗连起来读一读,你能读出一个问题来吗?

生:这首诗前面说离家“近”,后面又说非常想回家。既然离得那么近,他为什么不回家呢?

(点评:近而不能还,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也是本课的核心问题,只有弄懂这个问题,学生才能真正与诗人进行对话,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准确把握诗心、诗魂。)

师:对呀,他为什么不回去呢?站在瓜洲岸边的王安石,眺望着沐浴在月光下的家乡,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看补充资料。

补充阅读资料:王安石与《泊船瓜洲》

王安石(1021—1080)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少年时代,聪颖好学,年轻时就中了进士。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做地方官时,曾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北宋神宗皇帝非常赏识他,1069年调王安石任参政知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但王安石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内有些官僚的极力反对,他们不断地在皇帝面前说王安石的坏话。三年后,他丢掉了宰相的职务,回到了南京钟山的家中。

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皇帝仍然要他进京。这年春天,55岁的王安石从南京出发,上京赴任。这一天晚上,他乘船停泊在瓜洲江边。站在月光下,他望着远方的家乡,想到自己此番进京,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他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

重任宰相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被罢免,他又回到了南京。

师:带着问题,拿着笔,一边快速浏览,一边把你觉得有用的地方划下来。

(生认真地看补充资料,边看边划记号。教师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一会儿,边组织学生交流。)

师:王安石这次出门是要干什么去啊?

生:到京城去做官,做宰相。

师:王安石是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原来就是宰相,后来被罢了官,这次进京又是去做宰相。他在做宰相的时候,做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声):变法。

师:什么叫变法?

生:改革。

师:变法,就是把原来的那些不好的制度换成新的制度,好的制度。王安石变法给国家带来了很多好处,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好处,后来他却被罢了官。这次皇帝又让他去做宰相,他两次推辞,做宰相都不愿去,是怎么回事呢?

生:因为他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内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罢去了宰相的职务。这次去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生:他担心自己再次被罢免。

生:他担心自己坐牢,甚至被杀头。

师: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下王安石写后两句诗的心情。

生:忧。

师:他忧什么?

生:他在担忧自己的命运:这次进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啊。

生:他担忧,这次去会不会坐牢、杀头?还能不能回到家乡啊?

生:他也在担忧国家的命运,变法好能不能进行,能不能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呢?

师:他不仅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也为国家的前途担忧。这个时候你再读后面的两句诗,你怎么读?

(几个同学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无限感慨地,入情入境地朗读了后两句诗,读出了诗人的“忧虑”、“惆怅”、“茫然”。学生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对诗歌的情感体会明显比之间深入了。)

师:“诗言志”,诗人写诗的时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情感的。我们读诗的时候,要读进诗人的内心,体会诗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点评:及时补充必要的资料帮助学生读懂诗心,而不是靠老师的“告诉”,这又是在让学生自己去获取。)

四、延伸阅读,训练学生探究能力

师:下面我们看看王安石的另外两首诗。

(出示《元日》,全班一起读)

师: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元旦

师:这里讲的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元旦,而是新年的第一天。

师:王安石写了这一天的一些什么情景呢?

生:放鞭炮,过新年,春风送暖,喝屠苏酒,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对联。

师:对。这首诗是王安石第一次做宰相,推行变法的时候写的。大家思考:王安石为什么要写“放鞭炮,过新年,春风送暖,喝屠苏酒,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对联”,写这首诗的时候内心会想些什么?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师:还有一首诗,大家读一读。

(出示:《梅花》,学生朗读。)

师:《梅花》这首诗这首诗写什么?

生(齐声):梅花。

师:王安石第二次做宰相后,又丢了官。这是他回到家乡以后写的。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心里又在想什么呢?他要表达什么情感呢?

带着这些问题,请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给学生分了工,有三个小组讨论《元日》,另三个小组讨论《梅花》。教师巡视指导。)

师:先讨论《元日》。谁能读懂王安石的内心?

生:新年的第一天,王安石心情好,他写“放鞭炮,过新年,春风送暖,喝屠苏酒,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对联”是表达他愉快的心情。

生:王安石写《元日》时,是在改革成功时写的,他看到老百姓过着幸福的日子,所以很开心。

师:你想得很深刻。王安石变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有两个意思,它的表面意思是写人们把旧春联取下来换上了新的。他内心的意思是:他所推行的变法也正是这样,把旧的制度废除,换上新的制度。

师:旧的总是要去掉的,新的总是要来到的。看看这首诗中代表“旧”的有哪些?

生:旧的一年,旧桃符。

师:代表“新”的有哪些?

生:新桃、初升的太阳、新年、春风。

师:王安石是借这首诗表达他的心声:除旧革新,废除旧的制度,创造崭新的生活。

(点评:拓展读两首诗,仍然是分组学习,如果说学习《泊船瓜洲》是“举一”,这里是在“反三”,进一步强化如何读懂诗“心”的方法,指向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师:这首诗理解得很好。再看《梅花》,你能走进王安石的内心吗?

生:王安石再一次被罢官,他孤独地回到了家乡南京。他写的梅花也是孤独的。

生:梅花开放的时候正处于严寒的冬天。再一次被罢官孤独地回到了家乡的王安石,此时也是他的冬天。他的心里很寒冷。

生:梅花在严寒的冬天里还要开放;王安石在困难的境地也没有放弃他的理想。

生:梅花在墙角发出暗香,它是高洁的,是坚强的,也是傲慢的,王安石也是一样的高洁,一样的坚强,一样的有傲骨。

师:说得多好啊。同学们,跟以往学古诗相比,你们觉得今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读进诗人的内心。

师:好。这是我们这节课最大的收获。下课!

总评:

读完实录,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特级教师陈金才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语文课堂!在这节课里,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堂决不再是老师独霸的舞台而是学生的学习的天堂,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老师完全退居到幕后,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这节课里,我们看不到老师的步步紧逼,听不到老师的如珠妙语,有的全是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展示活动,有的全是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得和发现。在这节课里,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读懂了诗,读懂了王安石,还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读懂诗的方法,不仅获得了合作探究的乐趣,集体学习的快乐,还得到了交往的指导、学习的自信心!

陈老师用这节课告诉我们:

课堂是用来干什么的?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用来教学生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真的不知道课堂上教学生什么,不应该教学生什么。这节课上,陈老师告诉我们,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坚决不要教。这节课里,老师只教了两个容,一是“瓜洲、京口、钟山”三个地方的位置及关系,一是如何读懂诗心。这两个内容一个是诗在理解上的难点,一是学习诗的方法,其余的全交由学生自己去学会。课堂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是为了分享自学所得,巩固所学得的知识。从《泊船瓜洲》到《元日》、《梅花》,我们看到了学生掌握读懂诗心方法的过程,看到了学生在一节课里学习智慧是如何生长的。我一直认为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真正要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有存在的价值。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弄清学生有什么需要。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有探究的需要,有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有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有责任承担的需要。传统的语文课堂,只是几个少数的“优秀学生”在与老师周旋,多数学生的这些需要被忽视了,成了课堂的“看客”,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连“看客”都不当了,成了课堂里的“木头人”或是破坏者。看特级教师陈金才的这节课,就充分地满足了学生的这些需要。先学先探,群学群探,深度探究,训练能力之探,一节课都在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展示较好地满足了学生获得认可和欣赏的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了问题,读懂了诗心,在一节课里获得了新体验,得到了新知识;通过小组学习、展示这种形式,让学生全员行动,使其产生角色感,进而赋予每个人以责任感,满足了学生承担责任的需要。学生能不喜欢这样的课堂吗?

看特级教师陈金才的这节语文课,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语文课堂缺少了什么,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当下中国的语文课堂缺少了什么。有专家总结陈金才的语文课是第三代语文课堂,第一代语文课堂是师讲生听的课堂,这种课堂,学生只需要听就行了;第二代语文课堂是师生一问一答的课堂,总体还是以老师为主;第三代语文课堂就是陈金才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真正行动了起来,都在探究,都在发现,都在分享别人的学习成果同时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别人分享,学生生命活力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而老师只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主持人、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