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19 20:18:09

【设计理念】

本课竭力实现语文教学要达到的“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情意融融”的境界。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表达情感,让课堂融入浓浓的情意。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词揭题,读题激趣

我想让大家先来认识两个词。(师板书:精彩、糟糕),让学生先读词,再想可以和哪些词可以搭配?(如精彩的马戏等等)补充词语为“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引导学生体会程度的不同。

人们常说“严父慈母”,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用一位父亲和一位母亲说的这两句话做题目,你能猜出哪句话是母亲说的,哪句是父亲说的吗?谁能用不同的语气读这两句?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词、补充词、读词句等方式,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词语,理解词语,在进行有效地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又使学生兴致盎然,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轻轻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想想父亲和母亲是在什么的情况下说出题目中的两句话的?你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浏览后,指名说一说。)

课文的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爸妈的评价都是出自对儿子的爱?请你找出来。课件出示句子1:“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着阅读的规律来学习课文,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学生在谈出个人感受的同时也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再找出全文的重点句,为深入理解课文作好准备。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引导品读“童年的故事”部分:

为什么作者有这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童年的故事。

⑴ 请大家默读课文1~14段,找找哪些句子、哪些词最能看出父亲、母亲对儿子的爱?

⑵ 学生自学,作批注,教师参与学习。

⑶ 班级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并适时了解儿子在听了父母不同的评价后有什么反映?

⑷ 作者听完母亲的赞美还有点腼腆、得意扬扬呢,为什么听了父亲的话会有如此强烈的反映呢?请大家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谈谈你的理解。指名谈。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此时巴迪的心情可用什么词形容?(失落、伤心、难过)带着这样的心情试读。(指名读、齐读)

⑸ 这一段中,作者抓住了父母的语言,还有──(生答)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浓浓的父爱、母爱,这就是──(再次出示句子1),学生齐读。

从作者当时伤心、痛苦的行为看,他那个时候能不能理解到父亲的爱呢?(不能)我们能不能理解呢?(能)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这句话。

学生有感情齐读句子1。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自我感悟、自我理解、自我发现、自我交流,并且处处体现对话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

2、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部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作者成年后成了一位作家时,作者能体会到爸妈对他的不同爱吗?请大家自读课文15~17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小组进行交流。依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

出示句子2: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指导“越来越”、“幸运”,朗读。

出示句子3:

“一人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你体会到了什么?假设作者只有母亲的这种爱会怎么样?只有父亲的爱又会怎样?所以作者说,一个作家──(学生接读句子三)。

作者终于明白了,出示句子1,生再读。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地转变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建设者的点拨者,很好发挥促学的功能,让学生在回旋读中学有针对,学有实效,学有收获。

三、拓展交流,表达情感

同学们,在作者的眼里,他得到了两种爱,一种是“精彩极了”,这是──(生答)慈祥的、鼓励式的爱;另一种是“糟糕透了”,这是──(生答)严厉的、批评式的爱。我想,大家在实际生活中也感受到了不同形式的爱。现在请大家打开记记忆的匣子,在音乐声中静静地回忆、感受。

(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反映亲情的一组图片,学生听音乐,看画面,静静回忆、感受。)

1、你们想说些什么呢?师生交流:

听到大家的发言,老师十分高兴,我感到同学们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是啊,我们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父母的爱更是伴随着我们成长,让我们再一次朗读(句子1),再次感受爱的力量吧!

2、这句话真是名言啊,让我们拿起笔,把今天的感受凝聚成一句话,作为送给父母的名言吧!

3、推荐学生阅读《爱的教育》、《感悟父爱》、《感悟母爱》等书籍、文章。

设计意图:教师引发交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中“父母对我的两种评价的认识”,并写名言。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个性张扬。这正是现代阅读教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表扬(得意扬扬)  批评(痛哭起来)

       母亲(慈爱)    父亲(严爱)

               爱(成长)  

【反思】

学校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我打算选择此课参赛。选课时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说老实话,这课不大好讲:一是课文偏长,教材不太好处理;二是课文的情感性较强,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讲好不容易。当时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讲此课。原因是我想挑战一下自己!“长课文短教”不是我一直在尝试的课题吗?我不是一直在考虑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吗?这篇课文的可读性和思想性都很强,正是锻炼的机会呀!我想我不试试,肯定会后悔的,而且这次不敢讲,下次也一定不敢讲,就当一次摸索吧!

课定下来后,才真的感觉有压力,毕竟是比赛呀!讲得好有机会到街道比赛呢!何况学校那么多老师会盯着你看呢,讲不好可要丢面子哟!何况事前就有老师打招呼想“学”呢,明知自己根底浅,没有什么可给人学的,可是如果露出不情愿的样子,别人以为你保守,不愿交流呢!因此就有压力。

压力归压力,课还是要讲的。即使讲砸了,也要讲!抱着这种心理决定试试。从何着手呢?考虑到课文是围绕父母的爱来写的,因此决定就从此入手。围绕“爱”做文章,来一课爱的协奏曲。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还比较正常,一堂课讲完,有老师称赞不巳,可是我心里还是有些许失落。细细一想,觉得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现搜罗总结如下:

一、课前热身不够

学生初次到多媒体上公开课,多少有些紧张。我本想带学生热热身,放松一下,活跃一下气氛,结果课前时间紧张,只好不了了之。结果课上学生虽说能体会、能朗读,表现也不错。但我总感到不及以前在教室上课自然、活跃,少了那份跃跃欲试的冲动,多了一点克制的冷静。可是我实在是喜欢学生那份冲动的天性哪!我喜欢听到学生此起彼伏地举手,争说“我,我”,生怕我不点他回答,那是一份天然的童心呀!可是这节公开课上我听不到,学生都很注意举手的动作,时刻都没有忘记有老师在听课。我想是我做得不够好,我没有想办法让学生忘记,我没有感染学生,让人、课融为一体。

二、课上的教育机智还有待加强

课上有一个环节,就是学生找不出表现父亲对作者的批评也是出于对儿子爱的词句时,有点出乎我意料之外。开始我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找出,后来才进行疏导,虽说达到了效果,但花费了一定时间,以至影响到后来的拓展部分。另外,理解课文的方法的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离情境交融的境界还有一定距离

学生入境比较好,入情尚可,但层次不高。本想课尾升华情感,深化主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推波助澜,让师生在课中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引起情感共鸣。因时间的关系,只能在学生情感受到涤荡的时候戛然而止,因此有些遗憾。后来虽说在队会课补上了这一节,但始终觉得缺少了那种氛围,终是有些遗憾。

由此次赛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要想当一个好老师,上好每一节课,真的需要苦下功夫。“十年磨一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我能磨好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