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9 00:52:50

【教学目的】

1、了解时代背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

2、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3、学习本文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凡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更有坚韧不拔之志。周恩来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孙中山曾胸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壮志,鲁迅先生也曾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一代伟人毛泽东更立下了“改造中国”的伟大理想。他的词《沁园春·长沙》,就正表现了他“改造中国”的豪迈之气,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把握

1、分男女生齐读。

2、思考:上下阙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上阙写眼前景;下阙忆过去事。

三、学习上阙(上阙写眼前景,是怎样写景的?)

1、析前面三句:

作者是否交代了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观赏什么景色?交代了,是哪几句?对,这三句交代了作者在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观赏湘江美景。

2、齐读写秋景的句子。哪些句子又具体描绘了湘江美景?请齐读,读到哪一句不是写景了,你就打住。

3、析“看”:

如果把这些句子比作雁群,这其中就有一个字是领头雁,哪个字?

一个“看”字,领起七个短句,是领字。“看”的含义可丰富了,单从看的角度来说,就有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远看近看等等。请大家配上动作,自由读这七个短句。

4、自由读。

5、怎样写景:

⑴ 视角的变化:

大家在这一俯一仰之中应该体会到了作者写景时视角的变化,视角是怎样变化的?远看……近看……最后总起来说:“万类霜天竞自由”。

⑵ 先分后总。(所以还可以看出,诗人写景是先分写,后总写)

⑶ 表演。

⑷ 体会用词的精炼。有人把诗歌中用得巧妙的字词比作语言的钻石,这些句子中还有像“染”字一样的“钻石”吗?

这么多钻石,都好在哪里呢?请把它的妙处跟你旁边的同学说说:

“争”字好在哪里?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给碧绿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

“击”字?写出了雄鹰的矫健勇猛。

“翔”字?写出了鱼儿的自由自在,轻松活泼。

一个“遍”字写出了枫色之(用一个字表达)广。

“尽”写出了范围之大。

“透”写出了江水之清,还有一颗好钻石──竞,既写出了红绿争辉,船只争流,鹰鱼争乐的景象,又对前面所写之景作了意味深长的概括。锤炼之妙,令人拍案叫绝。

6、想象美景,再概括其感觉:

生机勃勃、乐观向上……

7、对照中品味情感:

其实,写秋景给人以这种感觉的并不多。“自古文人悲秋客”,文人墨客们一到秋天,心里就犯愁。秋的诗词也俯拾即是,大家是否也捡到了一两句?

8、看杜甫《登高》诗的前四句,借用李清照的词来表达就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9、但是毛泽东却摆脱了这种悲秋情结。他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我国正处于大动荡时期,他本人也正受到军阀赵恒惕的追捕,身处险境却处乱不惊,坦荡从容,正表现了伟人博大的胸怀,乐观的精神。

10、析后三句:

一个“怅”字直抒胸臆,一个“问”字深情发问,问什么──自然万物,如此活跃,谁来主宰?社会现实,这般黑暗,谁来掌握?到底谁主沉浮,上阙问而不答,引人深思。下阙是否回答,我们一起来看。

第二课时

一、学习下阙

1、把握所忆之事:

下阙忆过去事,回忆了过去的一些什么事?

回忆了他和同学们一起求学的情景;一起激浊扬清、抨击时弊的情景;一起到湘江游泳的情景。

2、把握所写之人:从所做之事,可以看出这是一群怎样的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心存大志、胸怀天下、忧国忧民……

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群同学少年呢?

他们在一起探索救国救民的良策,在一起激浊扬清,批判军阀和弊政。正是他们,挑起了“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重担;正是他们,成为了主宰沉浮的核心力量。

4、结尾的特写镜头,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答后小结:我们感受到的是激流勇进的顽强意志、搏击风云的坚韧精神,以这种意志和精神投身到社会洪流中,定能掀巨浪,阻飞船,这是在借设问来妙答,妙答什么呢?

生:谁主沉浮。

5、品妙答:可能有的同学要问,下阙为什么不直截了当的回答,比如“知识青年担当重任,仁人志士主宰沉浮,这样不是更明白易懂吗?

诗歌用形象说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多形象,多有气魄,短短几句话就表达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雄心壮志,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6、请大家齐读下阕,一起来回答“谁主沉浮”。要读得铿锵有力。

二、明思路、理解背诵

1、明思路:统观全词,作者先“写眼前景”,接着借景抒情,“问谁主沉浮”;然后展开联想,“忆过去事”,在叙事中言志,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全词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不管是写景还是抒情言志,都充满了一种豪迈之气。

2、齐声背诵全词。

三、总结

读这首词,我们感受到的是英雄的气概、革命的豪情和主宰世界的壮志。“见贤思齐”,在座诸君也是“风华正茂”,也要像毛泽东一样,从小立志,不断奋斗,建功立业之时,你才敢拍着胸脯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创新练习(演讲)

对照文章,谈谈当代青年、当代中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