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教案教学 > 教学设计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8 18:18:24

【教学目标】

1、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3、学习通过表情、行动、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难点、重点分析】

1、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巧妙,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善于用精练笔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的叔叔于勒》也是这样的一篇小说。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

人物的心理描写,有人物内心独白和作者从旁描述等方法。本文主要是采用作者从旁描述的方法,也就是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写菲利普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他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其妻子和女儿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菲利普夫人则怕花钱,迟疑不决,“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这些语言、动作,揭示了菲利普装阔气好虚荣的心理,菲利普夫人虚伪、爱面子的心理。

如菲利普认出了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穷水手,怕他(于勒)认出来;“瞪着眼看了看”穷水手旁的女儿女婿,是怕被女儿女婿发现这秘密。“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妻子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这相遇对菲利普来说太意外,看到的于勒的境况太凄惨,菲利普一家十多年来的美梦突然破灭了。菲利普还害怕这个穷弟弟又要拖累他。突然遭到沉重、痛苦的打击,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希望破灭后带来的慌乱痛苦。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作者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把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得透彻深刻惟妙惟肖。小说开始时,热切盼望于勒回来,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在船上遇见时,看到于勒那贫穷的样子,就像躲瘟疫那样躲开他。这对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由于于勒穷富的变化,可截然不同的分为三个阶段:穷、富、穷。

作者刻画人物的复杂心理,很有层次感,就以菲利普在船上撞见穷水手这段为例:

菲利普无意中刚遇见于勤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向旁边走了几步,“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对其妻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他还是放心不下,让妻子亲眼去看看,把事情弄个清楚。

菲利普向船长打听于勒情况后,脸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张皇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表现出丧魂失魄、惊恐狼狈的神态。

2、本文的构思十分巧妙:

⑴ 选材巧:

① 先请学生口述课文大意。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② 根据学生叙述、讨论,明确:这篇小说写的事情很平常,人物也很普通,像于勒这样的在家中挥霍钱财的浪荡子,出外冒险、升降浮沉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屡见不鲜,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作者却能在这极为常见的普通人的遭遇里,集中笔墨写出反映当时社会人情冷暖,揭露社会病态的文章,以小见大,以个别见一般。

⑵ 处理安排巧:

小说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可是文章对于勒并没有作正面描写,试问:重点描写的人物是谁?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明确:如正面描写于勒,只能说明一个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遭遇,反映不出一般人的生活悲剧。本文则着重写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随着于勒的暴发与沦落,我们看到的是菲利普夫妇的冷暖炎凉。作者从解剖一个家庭成员的关系入手,着重描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的利害关系,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⑶ 小说自始至终都有一个“我”存在。这也是小说构思的特点之一:

① “我”是小说事情叙述者,但又不同于《竞选州长》中的“我”,这“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线的作用。

② 因为“我”是于勒的侄儿,由“我”来叙述“叔叔”的遭遇,父母的态度变化,使人感到更真切,意义更深刻。

③ “我”是家中唯一同情于勒的人,设置这个对立面,可使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显得突出。

⑷ 双线交织,情节完整而紧凑:

① 提问:于勒到美洲前后经济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同学发言后,老师归纳明确:穷──富──穷。提问:伴随于勒经济上的变化,菲利普夫妇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同学发言后,老师归纳明确:撵──盼──怕──躲。边讲析边写出下面板书内容。可见本文情节是由于勒与菲利普夫妇这两条线交织发展构成的,围绕着于勒身世的浮沉来展开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前后不同的变化。

② 根据以上板书内容,由学生自己划分段落,教师巡回指导,最后归纳明确:第一部分(1~4段),开端,全家盼望于勒从海上归来;第二部分(5~19段),发展,全家夸赞于勒去美洲后赚了钱;第三部分(20~47段),高潮,船上巧遇于勒,得知其沦落的底细。第四部分(48~49段),结局,全家躲开于勒。

3、本文的情节有什么特点:

分析:全文情节总体上是大起大落,这急骤变化,不使人感到突然,却让人感到真切、可信,这就是“曲折”的妙用了。讨论要点:

⑴ 开头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境况之后,并不忙着介绍于勒,却突然用了一句“可是每星期日……”,像电影的短镜头似的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人们不禁要问:于勒是谁?他在哪里?为什么这一家都盼望他回来?于勒的情况就是用这种曲折的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出的。

⑵ 接下去,作者又回过头来,前后对比着介绍于勒。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介绍是介于同样两个镜头之间(“每到星期日”──“于是每星期日”),是插叙。既简洁交待了事情因果,又使我们产生了不得不看下去的欲望。这插叙的内容本身,就形成了情节的“曲折”。

⑶ 一般说,接下来就可以直接告诉读者,这一家人终于见到了于勒或没有见到手勒,但这样一来未免直露了,使文章故事一览无余。这里需要“曲折”的布置。而“乘船游玩”这一情节就是“曲折”的设计。开辟了一个让人物充分表现自己的舞台,让希望的肥皂泡一直吹到最大限度,再突然破灭、消失,使故事更加强烈、感人。

⑷ 于勒的出现,如果用兄弟俩突然撞见的方式就没戏可看了,不吸引人。作者故意安排吃牡砺这个小插曲,让人物有更多的表演余地,这里面又可设计更多的波澜。

⑸ 船上相遇,由“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到“出大乱子了!”突出了菲利普夫妇一系列心理变化过程:(父亲)猜测──否定──不放心──与船长搭话──真相大白。(母亲)莫名其妙──伯──哆嗦──马上回答──暴怒。人物感情变化曲折复杂。如果直面相对,一下认出来,内容就简单直露了,人物也显得单薄。

4、本文是怎样巧设悬念引人入胜的:

悬念是欣赏小说、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家和导演为体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读者或观众的悬念,以加强文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章回小说中,往往在情节紧要关头或人物命运起落之时,作者来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就是故意设置的悬念。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巧妙地运用了悬念,不仅把读者紧紧地吸引住了,而且将故事一步步地推向高潮。故事一开始,作者抓住几件琐细的小事,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后,立刻引出“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为什么“父亲”急切地盼望于勒归来?于勒归来会改变他们家的境况吗?于勒现在在哪里?他是干什么的?这一连串的问号,就是作者设下的一个个悬念,它让读者怀着迫切的心情急于看下文。接下去作者写于勒两次来信,说他发了财,“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可是一转眼10年过去了,菲利普一家人望眼欲穿,但仍不见于勒归来,这又是为什么呢?作者再次设下悬念,把读者的胃口吊足。最后菲利普一家在去哲尔赛岛游玩的渡轮上遇到了一个衣衫褴楼的老水手,他很像于勒,可那人究竟是否是于勒呢?他怎么会在渡轮上卖牡蛎呢?又一个悬念产生了。至此,作者把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任何一个读者都已欲罢不能了。

【教学过程设计】

一、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1、读课文:

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提出听读时的思考题:

⑴ 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⑵ 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⑶ 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⑷ 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说明: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有益于集中注意力思考,同时,几个问题又暗示了阅读本文的重点。

2、讨论问题:

可先由学生以小组形式(两三个人)议论,然后,全班讨论: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最终使学生明确: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作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下来,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跟讨饭差不多,他又重新成为哥哥、嫂子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

说明:这个问题不难答。要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从课文中归拢起于勒的“简历”。从“于勒”入手理解全文内容,既切合题目,顺应学生阅读心理流向,又为理解菲利普夫妇性格特征,进而理解全文主题思想做了较必要的准备。同时,也为后面理解本文“谁是主人公”的问题做了铺垫。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最终使学生明确:菲利普是个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他们知道了以前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而且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哥菲利普一家“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于是“大家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变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订了婚。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最终使学生明确: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说明:回答这个问题,学生由于是初步接触课文,思考问题或许过于表面化。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会得出如下分析结果,提出来,供备课时参考。

⑴ 是那个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妇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况,于婚事不利。

⑵ 是于勒的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个品德很好的人,则菲利普夫妇不会如此。

⑶ 是于勒贫穷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时很富有,菲利普夫妇一定和他相认。

⑷ 是菲利普夫妇经济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们很有钱,就会认下于。

⑸ 是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心造成。如果他们不是那么好面子,则结局不会如此。

⑹ 是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意识造成的。在他们的头脑中只认识钱。

⑺ 是那个社会制度造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

⑻ 这篇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明确:小说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说明:学生不必这样答,只要回答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就行了。

3、归纳概括:

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请学生将4个讨论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答,用一段话表述清楚。

说明:这个环节,是将前面分点、分角度的讨论进行综合整理。学生理解本篇课文,从听读开始,是整体感知;分成4个问题讨论,是化整为点,深入理解;现在综合起4个答题内容,将对课文的理解又回到整体上去,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同时,又能起到训练听说能力的作用。可请班里一两位口头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回答。

二、重点阅读,了解小说刻画人物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在前面基本理解了小说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下面重点阅读菲利普夫妇一家在船上巧遇于勒情节里的片断。

1、读课文“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提示学生听读时注意:作者利用人物语言和神态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听读时,注意这一点。

2、请几个学生说一说各自找出的例子,说明人物的语言或神态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活动。

说明:可以结合课后练习四作点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人物语言在刻画人物时的作用(也包括神态、动作描写)。具体内容参见《教师指导用书》,此略。

三、研讨本课的主人公是谁

这篇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的主人公呢?

最终明确: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未来。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那短短的一瞬。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件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主题思想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说明: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

对小说主人公的研讨,目的是进一步从全文出发深入理解内容,体会写作特点。这个讨论不必占用过多时间,也不必一定统一答案,允许学生将于勒视为主人公,因为也有这样的观点。

四、做想象性的口头作文

1、由教师提供下面一段情境,学生口头续写:

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他眼睛里放着光,脸涨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显然是由于狂喜,父亲抑制不住激动大声说道。“是吗?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来了!”母亲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她与丈夫的同情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们的亲弟弟……”

2、假设破了产,又重新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一种情景。口头叙述,适当描绘。

说明:这个练习有益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易激发其兴趣,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为了让更多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可采用小组形式先说(四人左右一组),再推选说得好的三四位同学,在全班说。条件允许也可以直接在班上说。

以上两个练习,酌情任选一个。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5位同学分别读“我”、菲利普、菲利普夫人、船长、于勒。

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1、将口头作文写成书面作文。

2、用录音机录下朗读全文的录音,也可以几个同学自愿组成小组,将课文改成广播剧,能配乐更好,录制下来。全班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