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练习题 > 课后练习 > 《藤野先生》全析

《藤野先生》全析

更新时间:2024-03-29 20:31:39

文段分析 语言品味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⑴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⑵ 从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有怎样的态度与情感?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段析:活画出留学生的丑态,揭露其腐朽的灵魂,表达出作者的憎恶之情。

“无非”即“只不过”的意思。首句表露出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引起下文的描写,为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

“成群结队”表明人数众多。

“实在标致极了”用反语表达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有时”并非随时。“值得去一转”是因为那里“有几本书买”,由此可见作者的志趣。“常不免”是说经常地跳。

“响得震天”“烟尘斗乱”,可见环境的吵闹、污浊。作者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第一部分: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闻。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⑶ 作者为什么会对仙台途中所见的“日暮里”与“水户”这两个站名留下深刻的印象?

“日暮里”一词触发作者忧国之情,印象深刻;“水户”是反清志士客死之地。此二处作者牢记不忘,反映出他爱国的思想感情。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⑷ “居然睡安稳了”句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段析:写日本人民对作者的友好感情,为藤野先生的出场作铺垫。

“大概”表推测、估计。作者到达仙台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反映出日本人的善良心地和友好情谊。而作者却以白菜和芦荟自比,在这幽默的自嘲中,饱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与隐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条件艰苦,作者却乐观处之,与上文“清国留学生”形成鲜明对照。

第二部分第一层:写往仙台途中所见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⑸ 藤野先生在自我介绍是,为什么不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而加了“叫作……的”?这里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这跟刻画藤野先生又有什么关系?

⑹ 作者写与藤野先生的初次相识,除了肖像描写外,还写了他的什么特点?

⑺ 在“添改讲义”一段里,“我”打开讲义看时,为什么“吃了一惊”?然后又感到“不安”和“感激”?

⑻ “……秋初再回学校……不过是没有落弟。”“不过是”三字,原为“总算”,改后表达上有什么优点?

⑼ 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提“裹脚”的问题?“我”为什么“为难”?

“讲义”:这里指讲课的内容。

画线句是对藤野先生的肖像描写,特点鲜明。

从藤野先生的衣着可以看出他生活俭朴。

突出表现先生专注而执著地研究头骨。

“吃了一惊”是因为看到藤野先生竟然亲自给自己这个外国学生改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的热情关心。和毫无民族偏见。

“这样一直继续……”表明添改讲义持续进行。

“可惜”句过渡。

一丝不苟,循循善诱。

作者“口是心非”,与上面所说的“有时也很任性”相照应。

成绩“在中间”“没有落第”,为下文伏笔。

“很担心”“总算放心了”表明对作者的关心。

“但他”句过渡。“为难”是“难过”的意思。当先生问及此事时,对旧中国弊病的痛恨和对中国缠足女子的同情与救治绝望,这种沉痛和复杂的心情使作者感到“为难”。

第二部分第二层:写与藤野先生相识和相处的几件事,突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⑽ “爱国青年”是一伙怎样的人?有何意味?

⑾ 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这句话?

⑿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

⒀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何尝”有什么深刻含义?

画线句与上文“添改讲义”和成绩“在中间”“没有落第”相照应。

事情的结局。正义的胜利,维护祖国尊严的胜利。

反语。表达满腔义愤。“当然”二字加以强调,对这种谬论的愤慨和抨击。“也无怪他们疑惑”写出作者在受凌辱后的辛酸和愤懑,也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揭露和嘲讽。

“自然都是”,可见当时日本妄自尊大的军国主义宣传之一斑。

“他们”指受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

第二个“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呜呼,无法可想”,说明中国群众的愚昧和落后,也说明长期残酷的阶级压迫所造成的后果是多么严重。“意见却变化了”则是指决定弃医从文一事。

第二部分第三层:写弃医从文的原因。学医是为了救国,认识到此路不通,便决定弃医而另寻救国的道路。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⒁ 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的?

画线句描写的是藤野先生复杂的神情,表明了复杂的感情。

说谎话“慰安”先生,可见内心不安。

先生“叹息”的话再次表明痛惜的感情。

赠照片、题字,又表明先生内心的感情。

“叮嘱”的内容也表明先生的感情。

条理清楚,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品德。

第二部分第四层:写与藤野先生告别。

第二部分:与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十月十二日

⒂ 与藤野先生分别后,作者“便连信也怕敢写了”“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对此,你如何理解?

⒃ 作者是以哪些具体行动来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的?

⒄ 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

画线部分写没有寄信和照片的原因。表达了作者的愧疚之情。

直抒怀念感激之情。热情的赞颂。高度的评价。

怀念的具体行动:

一是装订收藏讲义。讲义遗失的痛惜。

二是悬挂先生照片。

三是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良心发现”指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意思是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的期待、对中国的希望,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便受到触动、受到鼓舞和激动,从而增强了与“黑暗”作斗争的勇气。

第三部分: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

【参考答案】

1、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相呼应。

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与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容在这感慨良多的一句话里面,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表明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的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在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强调“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

3、主要的原因是:作者一个人去异国的一个偏僻小城,途中见到这个站名时,或许会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感触,联想到正处在“风雨如晦”中的祖国,因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水户”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客死的地方。明亡后,朱舜水去日本讲学,“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以致老死异国,鲁迅对他很敬仰,有一次特意去瞻仰他的遗迹。可见,对这两个站名特别记得,是鲁迅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

4、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地睡安稳了,表明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然。“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5、介绍“我就是藤野严九郎”,多少有点藤野的此名早就该为人所共知的口气,而多了三个字,语气就显得诚恳而平易近人。

省略号表示先生的话被留级生的笑声所打断。这是以作风庸俗的留级生来反衬先生的严肃、诚恳。

6、肖像描写特点鲜明,此外,还写他带了不少书来,第一堂课就介绍课程,“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可见其治学严谨,中规中矩;从留学生的“掌故”中,可见他生活俭朴。

7、“吃了一惊”是因为老师给“我”这个外国学生“从头到末”改了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许多脱漏”“和文法的错误”让老师费神“一一订正”。“感激”是老师的另眼相看,格外关心。

8“总算”表明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具有“还过得去”的满足情绪;而“不过是”则表明只是达到了起码的要求,是不满意的。改成“不过是”一方面表现“我”有再求上进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为下文埋下伏笔,那些学生会干事,因为这“不过是没有落弟”的成绩,还怀疑、搜查、诬蔑、造谣,这多么令人愤慨。

9、提出“裹脚”问题,是一个认真的医学研究者出于研究的需要,不含任何嘲讽“裹脚”的意思。作为学生,“我”理应为他提供研究足骨的材料。然而,“我”“为难”是因为“我”一直对缠足深恶痛绝,认为这是“世界上仅有的怪现象”,应当回答而难以启齿。

10、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称他们为“爱国青年”有讽刺意味。

11、这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不是直接、下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他们看来,贫弱的中国国民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是因为老师义漏题,而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地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是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遇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所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企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12、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依照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观者。

13、“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学生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在中国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也无一例外地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

14、藤野先生听说“我”不学医,并要离开仙台,甚感“悲哀”“凄然”,他“叹息”,并赠照题词“惜别”,还希望“我”回赠照片,并常来信告诉他状况。这些记叙和描写将“我”和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

15、作者对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而又不愿将这种情绪带给他敬爱的老师,对良师的期望无以告慰,用一个“竟”字将自己的这种无限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

16、一是装订收藏他改正的讲义(即讲稿)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但因丢失,非常惋惜;二是把藤野先生的赠照挂在书桌对面的东墙上,时时可以看到,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自己的斗争勇气和力量,用自己战斗的笔“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7、“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

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