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搜网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 即景抒情诗中常用典故与手法

即景抒情诗中常用典故与手法

更新时间:2024-03-29 08:33:51

1、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2、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3、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4、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5、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6、螟蛉《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7、鸿雁《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9、秋水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即景抒情诗的常见手法及说明

1.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2.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的手法在中国诗歌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诗经小雅采薇》最后一小节中即可看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大自然的景物是引发诗人灵感的催化剂,也是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正如刘勰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与景有机结合,是中国抒情诗的基本特点。

细分来,“借景抒情”的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即景抒情”,也可以说是“触景生情”。

诗人因看到某种景象,引发思绪情感,提笔创作。记游山水之诗多属此类,如李太白歌咏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

二是“融情于景”。

所谓“融情于景”,是指诗人并不直接抒情,而是把情寓于景物之中,让读者通过诗的景物描写去参透诗人的情。如杜甫的《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此诗为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欲乘船出蜀之时所作。全诗四句,分别描写了“江月”、“风灯”、“宿鹭”、“跳鱼”四种景物,有动有静,以动衬静,着力表绘了一幅平和安详的图画。在静谧的意境中,流露出老杜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句句写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但情蕴其中。

三是“化景物为情思”。

客观的景物是无所谓情感的,但诗人往往习惯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赋依在客观景物之上,让客观景物蒙上诗人的产主观色彩。因而诗中的自然景观往往是跟随着诗人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着。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辞话》)如白居易这首《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全词描写了一位妇女倚楼望远,乞盼着远方的丈夫归家的急迫心情,是典型的思妇词。在主人公一腔愁绪的感染下,似乎连那汴河、泗河的水以及江南的山峰都在诉说着离情。在这种手法中,自然山水是活生生的,具有人类的情感。

四是“以景结情”,在抒情诗的末尾,不再直接抒情,而是以一句景语作结,往往可以给人一种意韵悠长,回味不尽的审美感受,这就是“以景结情”。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当时他的好友元稹正在通州任职。元稹在病中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后写作了此诗。在昏暗摇曳的残灯之下,诗人正在卧床养病。此时忽然传来好友被贬的消息,诗人震惊之余,徒然坐起,眼前只有阴风冷雨闯入窗棂……以常规来看,在“惊坐起”之后,应以情语作结,但诗人巧妙地“暗风吹雨入寒窗”一句景语作结,以哀景衬哀情,玩味不尽。是震惊?是愤懑?是对友人的牵挂?是对自己无力相助的愧疚?这些全留给读者去体会了。

结构形式:常见的术语有首尾照应、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浑然天成、卒章显志,过渡、做铺垫、埋伏笔等。

常见的修辞: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起兴、虚实结合等。

常见手法:

虚实结合(或称虚实相生,虚实相间,或虚实相衬,以实写虚或以虚写实,言此意彼),渲染,烘托,衬托,托物起兴(比兴),抑扬(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移景入情),以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侧面虚写,远近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白描,用典(可使表情达意显得含蓄而意蕴深厚),象征,照应(前呼后应),想象(奇想,幻想,联想)等.

烘托:即烘云托月,在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实现人物形象的写法.通常是以物(客观自然环境)烘托人的心理或事物特征.

《琵琶行》:三次写江中之月.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陌上桑》:写"行者""少年"等的反应.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2)以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的诗歌,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一手法有时也被称为对比或衬托.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前一句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

后一句是动态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3)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间,,虚实相衬,以实写虚,以虚写实):

虚与实是相对的.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包括三类:

②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常被用于反衬现实.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

②已逝之景或境.作者曾经历过或历史上曾发生过但现时不在眼前的景象.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③设想之境.同一时间但非亲眼所见之境或还没发生的未来之境。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高适《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

《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险峻的形势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雨霖铃》中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小结:"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